原本韩皓跟三菱方面的会面就处于半保密状态,双方约定在没有达成协议前保持低调。
没想到内部出了间谍,一举一动都被详实曝光,整桩事件一下子暴露在公众之中。
跟中国人对日不满集中在历史领域不同,日方对中国心生警惕主要在经济方面,这几年伴随中国经济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开始成为日系企业的强劲对手。
在日方引以为傲的白色家电行业,中国人步步进逼,打得日系品牌有些招架不住。
现在中国人又把主意打到了日方王牌——汽车业上,这让他们举国上下在情感上都无法坦然接受。
历史上,当年三菱曾因技术转让造就了现在正和日系品牌全球竞争的韩国现代起亚集团。没想到现在又是三菱这个惹事精,竟然打算把企业卖给中国人,可能又将为本国汽车增添另外一个强大竞争对手!
一时之间,三菱跟中华集团在汽车业上的合作,成为全日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的焦点!
韩皓刚回到江州,就接到谈判泄露的消息,三菱少壮派展示了详尽的证据,事实没有否认的余地。
当时他一听,就知道麻烦了!
中华集团跟三菱汽车的合作,可以向公众公开,但不能用这样的形式。
一开始事情的基调,决定着今后风向的发展。现在曝光明显向着不利方向发展,尤其还被少壮派煽动跟民族感情相结合。
要知道收购日系品牌,在中国也是一大敏感话题,就连凌云智这样的见多识广的人物都心里有疙瘩,更别提其他普通国人了。
同样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看法。
并购三菱汽车,好的方面是可以获得三菱这个全球知名品牌,并且能获取在发动机、轿车和SUV上的关键技术。另外可以增强中华集团的规模,实现进入全球十强的行列。
不好的方面就是用中国人的钱去拯救即将要破产的三菱汽车,有一种资敌的即视感。而且三菱可是闹出“刹车门”质量问题的企业,不好好搞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反而去收购跟中国关系不佳国家的汽车资源,容易引发民众的反感。
原本中华集团可以掌握主动,依靠引导舆论来获得支持,现在被日方一搅和,事情完全乱了套。
韩皓第一时间跟三菱方面联系,希望双方保持联络,不要让合作受这些意外影响。
从当前形势看,中华集团和三菱汽车联合,属于双赢之举。
日方简单回复同意继续保持接触,但要在应付完国内沸腾的舆论之后。
这种突如其来的意外,也打断了韩皓跟高盛洽谈股份购买事宜,双方一直认为待情况明朗后再继续。
韩皓害怕贸然购买后会在日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声讨;而高盛方面得知消息后,心想会有新的竞争者出现,可以进一步提高溢价出售。
事情很快超出了韩皓的预想,三菱汽车作为日系品牌的一面旗帜,其中牵涉到该国的民族感情,许多东瀛民众把其上升到国家利益和尊严高度看待。
先是三菱汽车基层员工表示不满,汽车行业协会也发声关注,日方政府也表示会牵头调查,事情越闹越大。
许多知名人士都表示,三菱汽车不应该出售给中国人,要卖也应该由日方资本接手。
为此,三菱汽车工会甚至组织工人以罢-工形式抗议,要求终止跟中国人的谈判。
在国内,收购三菱汽车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首先是国家发改委来函询问,中华集团在跟三菱汽车谈判前为何不首先报备,要知道国内汽车企业出海并购必须拿到国家的“路条”才能通行。
虽然发改委语气平和,但还是能从公函中感受到不受尊敬的不满,因为中华集团没有遵守国家海外并购的规定,事前对项目进行申报。
紧接着是许多业内人士唱空并购三菱汽车项目,认为三菱汽车现在丑闻缠身,亏损严重,中国人送钱过去是当了冤大头。
上汽整合双龙汽车不利再次被当做例子,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应该先搞好内功,而不要着急出海去赶着交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