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有这样一帮90cc发动机企业,把发动机价格一降再降,带动了沿海苏吴省、浙海省、南粤省等地整车企业的悄然兴起。
摩托车最核心的部位就是发动机,现在发动机便宜量又足,只要自己再购买车身零部件,就能够装配组装起来。因此,据不完全统计,在苏吴省1994年下半年就冒出了不下60家的小型整车企业。因此,1995年全国不完全统计摩托车产量必将突破1000万台,但1994年整车销量在500万台左右,1995年再怎么赶也不会突破1000万台大关。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供过于求,摩托车市场将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整车厂坐在家门口等着经销商上门排队提车的美好景象一去不复返。中国摩托车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拐点已经出现,1995年将会是激烈拼杀的一年。放眼全国,从1995年开始,大大小小几百家摩托车生产企业,必将要淘汰绝大多数,形成极少数巨头垄断局面。
虽然从数据预测上即将迎来大逃杀的局面,但在眼下摩托车市场丰厚利润的趋势下,全国各地还是红了眼一窝蜂杀入这个市场。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反正到时死的不会只是我一个人。在这样心态下,中国摩托车市场开始进入战国时代,大大小小的诸侯割据一方相互混战。
华夏厂以踏板车为支点撬动整车领域的做法,自然得到了国内大厂商的关注。看到踏板车热销,以嘉陵、建设为代表的巨头也准备大规模进入这个细分市场,他们再次向外资合作伙伴请求技术支持。
感谢他们僵化的机制,待他们真正实现新产品投产估计也是一年后的事情,华夏厂拥有近一年的时间来应战。
但华夏厂还有另外的竞争对手,就是通过走私入境组装踏板车的各类企业,它们通过从台湾采购零部件走私入境,把光阳、三阳等品牌踏板车改头换面贴牌在国内销售。像新成立的珠峰摩托就是个中翘楚,他们贴牌生产的踏板车基本就是原装进口,通过偷逃税款大发其财。但华夏厂还是跟其错开了竞争,因为定价不同,华夏品牌踏板车便宜了将近40%,依靠性价比优势并不怕直接竞争。
年后伴随通货膨胀导致国家再次整体加工资,华夏厂招人开出的月工资也达到了640元,加班费奖金另算。相比国家干部到手的580元,进厂工作还是挣得更多一些。前两年掀起的下海狂潮中,一大重要因素就是吃皇粮挣到的钱太少,不少干部耐不住清贫直接下海折腾去了。
现在华夏品牌已经属于全国知名,给出的待遇又好,因此在招人方面更加倾向于招收有一技之长的熟练工或者高学历的毕业生。全厂过千员工中,基本实现了初中毕业以上水平,大专生占据的比例逐渐增加。本科生也来了不少,大多都充实进研发队伍之中。
韩皓把每年销售额的7%拿出来充当研发经费,如此比例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国内同行的10倍。将来发展顺利的话,研发经费将会占到销售收入的10%,达到国际一流企业标准。
只有不断研发,才能赶上国际领先企业,才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不再跟低端企业们一起厮杀。现在国内的90cc发动机市场就是如此,太多的企业以同质化产品在一起竞争,最终的结果只有把发动机当废铁卖,利润一减再减。
在90cc发动机崩盘迹象显露时,韩皓就要求公司开始研发100cc、110cc的发动机,通过提高技术难度错开激烈竞争的红海,进入蓝海领域创新。
年后,华夏品牌推出的100cc、110cc发动机,以及仿制的gs125cc发动机相继通过验收,取得了生产许可。
100cc、110cc发动机将会成为华夏品牌的今年的主打品牌,在别人还在90cc发动机上拼得两败俱伤之时,华夏厂又跳级上了一个台阶,生产出市场紧缺的新产品。
gs125链条发动机仿制成功,表明华夏厂瞄准男性市场的骑跨式摩托车开始进入试生产的准备阶段。一切顺利的话,6月份就可以有首批产品投放市场,仿铃木王的造型相信销量不会太差。
对锡北厂的生产线改造即将完毕,采用ckd模式运送整车散件进行组装,还有半个月就能落地第一批车辆。锡北厂的产品将会主要供应苏吴省及北方地区,现在苏吴省的销售网络铺设很快,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全省覆盖的网络。到时车辆一落地,就能源源不断发往省内的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