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港社区_作者:卓牧闲(4)

2020-12-10 卓牧闲

许冬梅接过两位老人的身份证、党费证,打开电脑登陆系统查询,然后给正在市里开会的王书记打电话。

“他们身份证上的地址在我们社区,可他们现在的住址不在,现在住的地方属于旺池,也没有介绍信,我记得应该有的……”

韩晓武正暗想她该不会也是新人吧,不然对业务不会这么生疏,老人忍不住插了句:“小姑娘,陈书记说不用介绍信,他说网上就能转。”

老太太拉了拉老人的袖子,像是给别人添了多大麻烦一样,非常不好意思地解释道:“三里闸那边有点远,办公室和会议室又在三楼,没电梯。每次去开会,都要跑那么远,还要爬楼,所以想麻烦你帮我们把组织关系转过来。”

“我知道,您稍等。”许冬梅点点头,接着打电话请示:“书记,到底行不行,他们现在住的地方虽然不在我们社区,但身份证的地址是……好好好,知道了。”

“行不行?”老人满脸期待地问。

许冬梅放好电话,抬头笑道:“书记说问题不大,我这就帮您二位转。”

“谢谢啊,麻烦你了。”

“不麻烦。”许冬梅坐下来点点鼠标,再次看看电脑屏幕,随即抬头道:“爷爷,奶奶,您二位的党费该交了。再就是我们社区党支部的活动安排在每月25号下午,到时候我会提前给您二位发信息,您二位的电话我这上面都有。”

“好好好,太感谢了。”老太太拿起钱包,忙不迭掏钱。

“我们社区的党费每月最低三十,您二位在那边交的多少?”许冬梅取出登记党费的账本。

老爷爷愣住了,迟疑了好一会儿才带着几分尴尬地说:“小姑娘,我……我以前是大队支书,后来去了砖瓦厂,再后来转户口进城的,没有退休工资,一个月就拿一百六,我……我……”

不等老爷爷解释完,老太太就怯生生地接过话:“我以前在乡下做民办教师,后来家里困难,孩子又多,顾不过来,72年就不做了,跟他一样没退休工资。现在一个月拿一百六十二,以前是一百二十五,这一百六十二还是这几年才涨的,一年拿一次。我们在三里闸那边的党费,是一个人五块,两个人加起来十块。”

两位老人不断解释,也不知道是不是有硬性规定,这让许冬梅很为难。

韩晓武从未见过这种事,心想每个月来社区开一次会有那么重要吗?不来就不用交,都这么大年纪了,经济条件又不好,谁也不会找上门跟他们要。

见两位老人最后从钱包里取出几张皱巴巴的纸币,把党费给交上了,韩晓武有些不是滋味儿,真想站出来帮他们交上一年甚至十年的党费。

就在他想上网查查缴纳党费有没有相应标准时,许冬梅突然说:“爷爷,奶奶,现在有个政策,像您二位这种情况,只要年满80周岁就能申领尊老金。您二位今年都是79周岁,明年四月份就可以领了,到时您二位带上身份证过来,我们帮您二位办。”

“还有这政策?”老人很意外。

“有啊,每人每月六十块钱,您二位一年下来能领一千四百四。到时候记得来办,千万别忘了。”

“好的,小姑娘,谢谢了!”

“不客气,回去时慢点啊。”

此情此景,让韩晓武心中油然而生起一股暖意,再看许冬梅,发现她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送走那对老人,又迎来一位神色凝重的阿姨。

她婆婆夜里去世了,要是在医院去世的,医院会出具死亡证明,但她婆婆是在家寿终正寝的,按规定要先来社区开证明。

看上去许冬梅对这项业务一样不熟悉,又给另一个同事打电话,事无巨细问了五六分钟,才从前来办事的阿姨手里接过户口簿、身份证等材料,然后翻箱倒柜找出一本空白证明帮着填写,交代阿姨拿她开的证明去离社区工作站不算远的卫生室,请社区医生出具什么一式四联单,拿到四联单之后送到社区来,到时候她会留下其中一联……

办完这些并没有急着让阿姨走,问阿姨老人去世前这半年有没有住院,花了多少医药费,建议阿姨等丧事办完之后把病历、医药费的单据等材料全拿来,到时候社区会帮着申请报销一部分,会帮着申领丧葬费之类的。

阿姨很感激,千恩万谢的走了。

这种事韩晓武同样是头一次遇着,好奇地问:“许姐,这些事本来不归你管吧?”

“不光开死亡证明不归我管,连刚才转组织关系原来也不归我管。”想到刚才那手忙脚乱的样子,许冬梅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不然会被新同事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