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申也是好久没瞧见她,一碰面,难免话多。
“你可知李缜李大人有了婚事,听闻是同国公府的嫡姑娘有了姻缘。就他这愣直的脑袋,前些日子,竟还问我话本子的事,想来也是为了哄那陈家姑娘,我没戳穿他的心思罢了。”
“你说这陈家姑娘究竟多有姿色,竟让素来心性寡默的李大人动了心。活像是神仙跌入凡尘似的。”
“只可惜这婚还没成,邺都那厢就不安分了。也不知陈家姑娘等不等得起。”
陈沅知正喝着茶水,听了这些话险些噎着。
原来李缜还曾向他支过招,怪不得做得都是些不靠谱的事。
捱过旧岁,迎新岁那日,大燕落了第一场雪。
随着满天飞雪而来的,还有李缜的平安信。
信里说着他一路平安,直至羌明后,重振军纪,稳固军心,整整三页交代了他初到羌明的所见所闻。陈沅知显然感受到了他对羌明的怒意,凭着字迹就能看出一人的心境,因这字迹起初是端正的,写到后边就有些脱了条框,下笔的手劲也蓦地加重了。
只信的末端,李缜又恢复了起初的平稳的心绪。
“话说多了,望沅沅勿要烦我。我在此地一切都好,就是有些念你。行军路上,正逢一场大雪,夜里雪停时,万籁俱静,辗转反侧难眠,思也是你,念也是你。你这落雪了吗?”
读到这,陈沅知伸手推了推屋内的支摘窗。院内的腊梅开得正好,银白的小雪垛压在上头,虽不比大漠遍地雪白,却也另有一番韵味。
明晃晃的烛火映在陈沅知带笑的脸上,银荔和晚橘在一旁偷笑着。
李缜此去羌明,旁得没学着,话却是比往常多了几倍,恨不能将一天的大小事,事无巨细地告知陈沅知,便是连羌明那处的吃食也没落下。
这正合了她的心意,她才不嫌李缜话多。
是夜,陈沅知伏在案头,地上揉成团的信笺丢了满地。她以手托腮,想说的话明明一大堆,可真要下笔,却不知拣哪件开始写起。
“呀,怎比写话本子还难。”
陈沅知嘀咕了一声,重新拿出一张匀称的纸。
约莫到了亥时,她才将信纸折了三折,装入黄松松的信封里。
卫漠正守在外边打盹,银荔捏着书信戳了戳他的肩头:“你别睡了。”
卫漠灵敏的站直身子,瞧见是银荔后,才摸着脑袋,不太聪明地笑了一声:“银荔姑娘,你可吓死我了。”
“喏,信在这。可别弄丢了。”
他“诶”了一声,没入黑夜中。
而后一段时日,李缜每隔五日便会捎来一封信。
陈沅知从未发现李缜如此可爱。
才到手的信里说,他今日同余小侯爷打了起来。
二人大打出手的原因竟是,余小侯爷学着他给定安捎起了书信。
“他本事虽有,读过的书却少。回回写不出甚么,尽从我嘴里套。这也便算了,方才才写好的一封信,因些军情耽搁,忘记封口,一转眼便被他抄了去。”
陈沅知在回信时安抚了他几句,又提起近几日进奏院的事。她不过是在信里提了一位新来的小进奏官,再收到书信时,信里尽是些酸溜溜的醋味。
“那小进奏官的家世清白吗?多大了?长相如何?我问这些,倒不是我自己想知道。只是想提醒你,世道险恶,多长个心眼也是好的。”
写到这,他另起一行道:“罢了,我再捎一封信给离寻,教他好生查查那小进奏官的家世。”
陈沅知笑出了声,原以为他是开玩笑的,后来一问离寻,他还当真吩咐他这般做了。
离寻哪敢违背李缜的意思,收到书信后,几乎是连夜彻查,到后来,小进奏官的身世比陈沅知的书信早一步落入李缜的手里。
立春那日,邺都终是进攻了。
两军交战处,炮火连天,尸横遍野,每一日皆是心惊胆战。
便是这样硝烟弥漫下,李缜的书信纵使寥寥几句,也从未来迟。
陈沅知每日提心吊胆地过着,除了去进奏院当值外,还特地同定安去求了平安符。
这平安符最终落入李缜和余今铭的手,二人从不信甚么鬼神,却也将平安符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
到了三月惊蛰,进奏院收到‘首战告捷’四个字眼,陈沅知开心过了头,没法拒绝进奏官热情的相拥。
谁料这事传入了李缜的耳里。
此战告捷后,将士们士气大增,夜里吃了酒,浑身是胆,非拉着李缜一块庆祝。
李缜知晓他们不容易,打算纵他们一夜,才破例喝了一碗酒,离寻那处就传来陈沅知的消息。
他当即闷了三碗酒,敷衍完将士的夸耀后,入营写了好长一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