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劳嬷嬷了。”陈沅知早在入宫前就已将此行目的告知定安,康嬷嬷的事也是定安一手促成的。
“既然嬷嬷都备妥了,我们也该启程回府了。”陈沅知喝了盏茶,又从桌案上取下御膳房做的枣泥酥交与银荔。
银荔捧着枣泥酥,开心地晃了晃身子,语气都变得飘飘然:“谢谢姑娘。”
马车候在宫外,陈沅知坐上软轿,她以手撑着脑袋,双目紧闭,静心想起御花园的事来。
男子一身玄衣立于凉亭的模样一直在她脑中挥之不去。
原来市井朝野流传纷纷的状元郎李缜,就是那日在云来酒楼吃酒的白衣书生。怪不得他与那些落魄文人不太相同,浑身上下透着清冷。虽是一副醉醺醺的模样,衣裳上却是未沾半点酒渍。
陈沅知为她早些日的胡言感到懊恼,一只手轻揉着眉心,只盼快些离宫,往后不要再遇着。
忽而她的身子一顿,软轿停了下来。
晚橘挑起帘子,提醒道:“姑娘,是当值的侍卫例行检查。”
最近宫内禁卫森严,凡是出入皇宫者,除去令牌外,皆要接受一番盘查。
盘查不过一会子功夫,侍卫瞧见轿内坐着国公府的嫡小姐,没问几句就恭敬地放行了。
陈沅知理了理发髻,不再闭目养神。
朱红色的宫门重重地立在眼前,出了这道宫门,便能瞧见国公府的马车。她掀起轿帘,想教银荔搀她下轿,这一掀,就瞧见不远处一抹似曾谋面的身影。
此人一身华贵的锦衣,衣袖处皆绣着大团的祥云。陈沅知定神想了会,终是记起马背上男子的姓名来。细嫩的手指轻揉着眉心,颇为头疼道:“银荔,一会低着头快步走,莫要东张西望的。”
银荔不懂陈沅知的话中意,心想这么做一定有姑娘自己的道理,她只管照做就是了。
马蹄声从远至近,由疾变缓,最终只剩原地徘徊的“哒哒”声。
离国公府的马车不过一步之遥,正当陈沅知暗自庆幸自己不用同那男子打照面的时候。一声“沅沅”从身后传来,她上马凳的脚一僵,凝在半空,过了半晌才提着裙摆转过身子。
转身时,陈沅知已然换上一副端庄秀丽的模样,她双膝微曲,垂着眸子,声音如山泉般清冷:“ 请二皇子安。”
二皇子陆辰远听见她疏离的声音,先是皱了皱眉,当他瞧见陈沅知娇艳动人的面容时,紧皱眉头即刻舒展开来:“沅妹妹多礼了,今日来宫里可是来陪定安的?”
“是。顺道接康嬷嬷去府里提点一二。”前几日祖母的告诫犹如在耳,是以陈沅知的回答中规中矩,半分不敢逾越。
陆辰远扫了一眼康嬷嬷,又将眼神落在了陈沅知身上:“康嬷嬷是宫里的老人,有问题尽管问她便是。”
“多谢二皇子。”
“其实你我之间不必如此生疏。”他向前迈了一步:“你自幼与定安情同姐妹,定安喊我一声二哥哥,若是你愿意,往后也可如此喊我。”
陈沅知后退一步,刻意保持着说话的距离。
据她所知,当今圣上膝下四子一女,二皇子陆辰远睿智果断,是当今圣上最为属意的皇子,日后或可稳坐东宫之位。
这等富贵荣华,旁的女子皆是求之不得,若有幸同他说上几句话,便要飘飘然忘乎所以了。只是这事临到陈沅知头上,她却是避之不及的。
“臣女惶恐。”
陆辰远只觉她是一时适应不了这个称谓,也未强求,有些事需得慢慢来,心急不得。
“那就不耽搁沅妹妹回府了。”
陈沅知如释重负地上了马车。
朱红色的宫门与马车背离,逐渐缩成巴掌大小,取而代之的是长街上热闹的摊贩。
陈沅知每每回府都要路过喧闹的长街,长街不比国公府清净,但是官宦人家少有的人情味却在此地展现地淋漓尽致。
卖糖葫芦串儿的,捏糖人的,做纸鸢的...形形色色的人怀揣着各自的故事,构成五彩斑斓的万千世界。
马车停在国公府门前,康嬷嬷到底是宫里来的人,府里上下不敢怠慢。一下马车,就有几个侍婢迎上来伺候左右。
晚橘怕她们手脚不灵活,是以亲自领着嬷嬷到屋内歇下,待一起都安置妥当了,才独自回了知阑院。
许是不想在康嬷嬷面前丢了脸面,今日的国公府出奇地安静。陈容知不恣意寻事,往日惯与吴氏斗的二房也消停了下了。
陈沅知边梳散繁琐的发髻,边满眼带笑地同晚橘说道:“终于可以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了。”
康嬷嬷是宫里来的,皇宫这等象征权贵的地方,莫说寻常人家,便是高门贵族也心神向往。她们若是在康嬷嬷跟前寻事,不就是刻意将自己的娇纵蛮横传扬出去,丢了脸面事小,往后婚嫁之事怕也是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