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到首辅身上_作者:唐沅(38)

2021-02-09 唐沅

陈沅知撑着脑袋,卷翘的羽睫在脸上扑闪了几下,忽而记起一件事来。

再过一日便是平宁郡主的闲风宴,闲风宴拘束甚少,届时无论是身居朝堂抑或是浪迹江湖的文人雅士都会前来赴宴。

李缜作为大燕文采卓然的状元郎,多少人都盼着能与他一较高下,平日里没有这个机遇,闲风宴便是最好的时机。

平宁郡主喜爱热闹,她深知李缜受到不少文人的青睐,定是早早地送去帖子,如若借着李缜赴宴的噱头,定能广宴名士,增添不少乐趣。

思及此,原先对闲风宴提不起兴致的陈沅知蓦然睁了眼。

李缜的文章她读过,见解独到,高屋建瓴。可若说即兴赋诗,她是没瞧过的。

与众多名士一样,陈沅知也盼着能在闲风宴上一睹他的风采。

马车驶过林立的铺子,最终停在了一座嘈杂的茶楼前。

她们要了一个雅间,雅间幽幽静静,与外边是全然不同的两个天地。小几上放着一只铜炉,细细袅袅的沉香烟从镂空处钻出,起到凝神静心的效用。

店小二应声上了一壶龙井茶,茶水滚烫,瓷白色的杯口处冒着几颗水珠。

在等茶冷却的空当,陈瑾知盯着冒热气的杯盏,破天荒地开口问道:“长姐可是同李大人认识?”

她的声音仍是唯唯诺诺,仔细听还能听出一丝颤音。

陈沅知把玩手钏的手一顿,抬了抬眉,她没想陈瑾知会这般问,长指开始胡乱转起血珀珠,说话却是云淡风轻:“先前因着政事见过一两面。”

见陈瑾知不说话,她又自言自语道:“不过我今日一身女子装束,又蒙着面纱,他应当认不出我是进奏官陈知吧。”

“我还以为你们认识许久了。”

陈瑾知与她们二人不同,庶女的身份宛如一块千斤巨石狠狠地压在她身上,早些年柳姨娘还承陈弦欢心的时候,她的日子稍稍好过些,近几年,陈弦虽还宠着柳姨娘,可二人之间的情谊到底不如当年那般浓烈了。是以她的言行举止无一不瞧人脸色,时间久了,就连说话都不敢放开声来。

“没有很久。”陈沅知轻笑了一声。

甚至都谈不上有缘,李缜最风光的时候她染了风寒,彼时她拖着一幅病怏怏的身子委实出不了

门,只好推了定安的邀约,如此一来,就连打马长街的景象都不曾瞧见。

而后一段时间,李缜疲于朝堂,奔波于云来酒楼的案子中,陈沅知手头里也有好些事要做,二人各自奔赴,见面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

陈瑾知见她并未打算继续往下说,也不好多问,三言两语就将此事揭了过去。

过了好一会,茶盏中的热气已渐渐消散,隔着一层白瓷,指腹碰触之时已感觉不到茶水的滚烫,抿一口,温温热热的,堪能下嘴,是以仰着细长的脖颈一口气喝了下去。

几盏茶之后,银荔结付了银钱,雅间的屋门一开,外边全是茶客闲谈的嘈杂声。

先前坐在雅间是以不知外边在谈论些什么,推开门方才听到有人谈及李缜。

酒楼嘈杂,茶客需得扯着嗓子才能教对面之人听清自己所说的话。陈沅知路过之时,适逢茶客谈论李缜,声音之大,饶是她无意听,那些话都会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入耳里。

“听说是李大人将云来酒楼的案子揽了下来?”

“我早就觉得走火之事蹊跷。可说到底,此事若没有李大人出头,那些百姓可当真是枉死了。”

“是啊,多亏李大人。只是这案子越拖越不是办法,得早早结才是。”

“我一连几天都瞧见他奔波于云来酒楼,应是有些麻烦吧。”

听着这些话,陈沅知表面上端得若无其事,心里却是闪过一丝讶异。金榜题名至今,不过几个月的功夫,李缜在坊间的声名竟一片大好。除却他英姿容颜惹京中女子乐道外,一些后生可畏、文武卓然的美誉也逐渐流传开来。

可她总觉得李缜这般对谁都疏离的性子,怎会在意权贵荣华。

可话又说回来,若不在意,他这股非要一查到底的劲儿从何而来呢?

后来的闲谈陈沅知并未听着,二位姑娘都先后的迈出茶楼,她也不能为了听几句闲话便立在原地不动,出府好一会儿了,半途又有薛凝婉的事耽搁,再不回去,老夫人恐怕会差人来问话。

待她们回府的时候,老夫人身旁的嬷嬷果然等在了知阑院。

陈容知瞧见嬷嬷的身影,瞬时敛起了嚣张的气焰。临近闲风宴,她唯恐出了岔子,是以默不作声地退至一旁,小心地揣测着嬷嬷的来意。

“大姑娘,老夫人叫我过来问问,为何出去了这么久,可是出了什么事?”嬷嬷颇为关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