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沅知极少带着二位姑娘出府,老夫人生怕她性子软,压制不住二姑娘的骄纵,又见她采买手信迟迟未归,恐教人欺负了去,这才叫院里的嬷嬷前来探探究竟。
一听嬷嬷的问话,陈容知心里更是忐忑不安,若说出事,旁的没有,与薛家姑娘的争执算是一件。奈何薛府位高权重,国公府明面上不显发怵,实则却是盼着相安无事,能避让就避让,绝不争锋相对。
若是老夫人知晓她今日的作为,也不知会不会心生悔意,收回她闲风宴的帖子。
她将目光落在陈沅知的身上,今日之事知晓的人不多,侍婢们定然不敢多嘴,陈瑾知想必也不会自找不快,说与不说,全凭她长姐一人。
“劳祖母担忧了。”陈沅知开口回道,顺带瞥了一眼心神不宁的陈容知,这一眼,教她原本就紧绷的弦蓦地崩断。
她同陈沅知之间虽没有扯破脸皮,背地里却没少使绊子,二人不对付的心思已是昭然若揭。眼下有这么好的机会,只一句话便可教老夫人对她失望,陈沅知哪会弃之不用呢?
她死死地盯着地面,面如死灰。
沉默半晌,只听耳边飘来一句话:“只是半途渴了,在茶楼偷了个懒,这才回迟了。”
此话一出,众人皆缄口不言,陈容知更是不可置信地抬了眸。
“祖母可有唤我们过去?”她接着问道。
嬷嬷摇了摇头,大姑娘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听见大姑娘说一切安好,她也就放下心去回话了。
屋内,窗子大开,陈沅知托着小脸,盯着窗外树梢上的杜鹃发呆,银荔站在她身后,小声地呢喃了一句:“姑娘为何帮着她。”
陈沅知听见了她的问话,但是并未转过身子,一双水盈盈的眼随着杜鹃的身影来回转动,直至杜鹃消失在天际,她才起身回道:“我并未帮她。今日本就是薛姑娘寻事在先,我不过实话实说罢了。”
“那姑娘也可提一提将她与薛府千金起争执的事。”
陈容知平日鲜少给知阑院好脸色,抓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掀起一股风浪,她家姑娘为避事,都去进奏院当差了,可这二姑娘还不消停,逮到机会就使绊子,当真是惹人心烦。
“你们不了解祖母。”
陈容知与老夫人不亲近,是以不懂老夫人的脾性,总以为她会因此事生出恼意。可老夫人到底也是个明事理的人,平日里国公府与薛府之间虽并无过多往来,见了面也尽可能地避让着。可若对方先来寻事,那国公府也不会平白无故地任由他们出气。
今日在杏芳斋,明眼人都瞧见是陈容知率先拿起那份酥酪的,纵使是薛太傅的千金也要讲究个先
来后到的道理,就算李缜不出面解决,她也会替陈容知说上几句。
这不是交不交好的问题,是她本身就不愿颠倒黑白。
银荔弄清陈沅知的用意后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事就算是闹到老夫人跟前,也起不了多大的波澜,老夫人也顶多说上一二句,但是心里反倒是向着陈容知的。
“好了。你且备好手信,莫要出差错。后日便是平宁郡主的闲风宴了。”
一想到着,就如春风拂面,她眸子莹亮,整个人都明媚了起来。
银荔瞧出她心绪的转变,除了每月结付的银钱外,已经好久没有什么事能教她如此期待了。闲风宴那日,是个难得清凉天,大片绵白的云一朵朵地点缀在天际,遮住了大半个日头,是以大家上赶子阿谀逢迎,都道平宁郡主福慧双修,挑了个极好的日子。
这一日,陈沅知早早地起身洗漱,原先挑了身素雅的衣裳,而后又记起什么似的,着银荔拿了件稍艳一些的罗裙,就连发髻的样式都差晚橘重新挽了一次。
“姑娘可是转了性子?”银荔去拿衣裳的时候正巧遇到同样讶异的晚橘,她捂着嘴小声地问道:“分明前段时间还不将闲风宴放在心上的。”
晚橘顺着她的眼神望去,光滑的铜镜上清晰地映着一张明艳动人的笑颜,她反复回想着她家姑娘近几日的言行举止,除了照常去进奏院当差,余下的时间大多在屋里写着话本子,并无反常之事。
这究竟是怎么了?
陈沅知见银荔迟迟未送衣裳,便透过铜镜瞧了一眼,这一眼,正巧撞见她们二人凑在柜子旁打量自己,她脸上的笑凝了凝,仿佛有什么事被撞破一般,慌神之下把才戴上去的步摇钩了下来。
“还不快些过来!”
银荔和晚橘也开始手忙脚乱起来,一时间知阑院传出了不少的声响。
“姑娘今日当真是好看极了。”银荔替她系着腰带,腰带圈圈束腰,勾勒出曼妙的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