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莜皱眉,“能不能麻烦你离远一些?”
徐曼丽一脸无辜:“我打扰到你了吗?”
……算了,鱼莜转身背对她,把汤勺又凑近闻了下,确定香味已经足够了,关掉了文火。
没有拍到想要的画面,徐曼丽撇撇嘴,正好看到李奕山要做蟹黄炒饭,那可是沁园春秋季菜单的必点菜之一,她连忙跑到另一边,去拍李奕山掌勺的画面了,鱼莜这边被另一位摄像大哥顶替上。
鱼莜正想把锅盖盖上,摄像大哥说:“我能近距离拍一下这道汤吗?”
鱼莜把锅盖拎在手里,眼神示意他快拍。
摄像大哥连忙对准焦距,鱼莜配合地舀了勺鸡汤,在离汤面五厘米的位置处,又缓缓地倾倒回去,可以看到里面透明的花胶和浅黄色的鸡块,顺着汤水如同瀑布上的皮筏,尽数跌进汤锅内,热气氤氲中,溅起金汤点点。
拍出来的画面堪比成品广告。
摄像大哥不知不觉咽了口唾沫,这汤看起来真的很好喝啊。
离得这么近,他也闻到了鸡汤的香味,那股异香如同美人的羽扇,一下下地挠着他的心尖。
鱼莜注意他咽口水的样子,等他拍完,特意盛了一碗汤递给他。
“尝尝。”
按理说,工作期间不该吃喝,可是摄像大哥完全无法拒绝,道了句谢谢后伸手接过。
鲜美的滋味在嘴巴里绽放,汤汁滑过喉咙,一直暖到胃里面。摄像大哥双手捧着碗,如同西子捧心,幸福到冒泡的表情洋溢在脸上。
实在是太好喝了呜呜呜,如果每天都能喝到这么好喝的汤,他宁愿少要一半的薪水。
他忽然有种想跳槽沁园春的冲动,可惜,他除了扛大炮,实在不会别的技能……
李奕山正在做蟹黄炒饭。
刚才清洗好的那波大闸蟹已经上锅蒸好了,在厨师们的加工下,正在以飞一般的速度变成蟹粉。
现在正是吃蟹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蟹黄炒饭,蟹黄拌面,蟹黄豆腐,蟹黄小笼包都会卖到脱销。
光是热炒区,就至少有八位厨工在剔蟹粉。
葱花、姜末爆香,放入蛋液,米饭翻炒,因为蟹黄本身就足够鲜香,所以只需要简单的盐调味,然后放进一大勺蟹黄和蟹肉,期间不断翻炒。
只见李奕山把十几斤重的铁锅颠地像乒乓球拍,米饭一粒也没有洒出来,每一粒都均匀裹上了蛋液和蟹粉,颠了十几下后,李奕山啪地一下关上火,然后拿来一个空碗,把炒饭装进去压实,再取来一个空盘子,把碗倒扣在上面。
轻轻地把碗拿开,再加上小葱点缀,盘子边上装饰着圣女果和紫苏叶,一份喷香的蟹黄炒饭就出炉了。
“走菜!”
李奕山擦了下汗,只听正拍着他的徐曼丽皱着眉头摆弄了下摄像机,抱歉地说:“李主厨不好意思啊,刚刚焦距没调好,能不能麻烦您把这碗炒饭再重新扣一下?”
饭都已经成型了,怎么再重新扣?
李奕山压着脾气:“等下一碗。”
说完,便扭过头不再搭理她,按照菜单顺序 ,继续准备下一道菜品了。
除了孙宝田,各个主厨都是有点脾气的,徐曼丽算是看出来了,碰了一鼻子灰后,便过去拍看起来最好说话的孙宝田。
“孙主厨,您能给我们介绍下你在做什么吗?”
“哦,我在做松鼠鳜鱼。”
孙宝田很和气地说。
松鼠鳜鱼是苏菜里最为经典的一道,做不好这道菜的中餐厅在苏州是开不下去的。这道菜很考验刀工,要在深入鱼肉五分之四处,把整条鱼身改花刀成一百零八块的蒜瓣状的鱼块,整条鱼身会如同菊花般盛开。
孙宝田能当上沁园春主厨,刀工自然也不差,只用了三分钟就切成了一条松鼠鳜鱼,刀工利落,切出来的鱼纹每块几乎是相等大小。
徐曼丽用长镜头把他切花刀的过程全拍了下来,很是满意。
孙宝田一边把切好的鱼裹上面衣,一边问:“我上镜帅吗?把我拍年轻点哈。”
“孙主厨,我的的摄像水平你就放心吧,您切鱼的样子特别帅,所以,我们换个角度,再来一遍吧。”
“……”
一上午的时间过去。
众人觉得除了这位统筹有些聒噪,时不时会提出些奇葩要求外,其他也都相安无事。
到了员工们吃午饭的时候,徐曼丽显得很期待,早就听说沁园春有年轻学员做员工餐考核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