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必定如樊惠那般善于忍受苦难,习惯于逆来顺受。
只是生长在那样的环境下,女儿却往往不会成为第二个母亲,至少一开始不会。因为她一旦长大到可以接触到这个世界,看到别人的生活,她就会发现原来母亲可以不只是隐忍,也可以强悍而有攻击力,可以像母鹰一般守护自己的孩子。
而从小就不曾被真正保护过的她,有多同情自己的母亲,就有多愤恨母亲的懦弱。
可以想象,对苏望生而言更绝望的是,当她终于长大足够意识到这一切时,母亲已经精神失常了。她不能问母亲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无法和母亲达成和解。只能继续接受这一切。
裴适想,她自己是幸运的。裴适心底想象中的母亲就是她自己母亲的形象,她的肉体不一定是强大的,却有着稳健清晰的精神世界。
母亲的精神世界通过朝夕相处影响了裴适,如此虽然母亲早逝裴适却不会觉得自己缺失了母爱或者缺乏母亲的陪伴。因为母亲早已向裴适证明,即使肉体消逝,曾经存在的人还是会在精神上伴随她一生一世。
裴适开始天马行空的想象,万一自己的母亲没有像自己希望的那样,坚强冷静或者是自己处在苏望生那样的处境,面对一个懦弱的母亲,自己会怎么办。
那么,大约自己会希望生命中能出现,或者能看到一个勇敢的女性,这样裴适就会有信心告诉自己,这个世上的确有一些勇敢自强的女人存在,而自己也可以成为那样的人。
这样才有活下去的希望和期待。
不知不自间,裴适已经走到宿舍楼下。她拿出手机发了一条信息给父亲,说她明晚会回家。
就在她掏出钥匙要打开宿舍门的瞬间,口袋里的手机发出“叮”的一声,父亲回复了。
“好的,早点回来,给你留汤。”
白色的屏幕里闪着几个字,裴适的背瞬间挺直了几分。父亲也是她多年来的依靠。
18岁的裴适曾在母亲去世后短暂消沉过一段日子,那毕竟是她的母亲。
在失去母亲后,她害怕过自己会失去父亲,因为18岁是这个社会上普遍的“成年”标志,父母对儿女的守护常常在这一年渐渐消退。原本这种距离会提供给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可失去了母亲的裴适在那一刻更需要的是有人告诉她,无论如何她都会有一个家,无论如何父母都会是她的依靠。
这样的话,裴适当然不可能直接说出口。而裴世铭也什么都没说,他只是认真的参加每一场需要他参加的家长会,如果有事要出门,就提前给裴适打电话说清楚,然后尽量保证裴适每一次回家他都在。
直到裴适大学毕业,直到裴适工作后搬到宿舍,这样的习惯都一直保持。
裴适知道这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每个看似轻而易举的习惯,都需要努力才能保持。
钥匙插进钥匙孔,向左边旋转了两圈,“咔哒,咔哒”,门轻轻打开一缝隙。
裴适开门的手停了下来,她想到了一个可能。
为什么苏望生忽然之间会消失了,并且那么多年里没有再回来看望自己的母亲。
有可能是她忽然知道了一件事,这件事让她震撼到要放弃自己以前的人生,从此开启另一种生活。
比如她忽然知道,原来自己消失多年的父亲已经去世了。
又或者,她在知道这件事的同一刻也明白了,那年纷繁复杂的生活之下已经展现了真相,只是自己一直都不知道而已。
在千头万绪中,裴适终于扯住了其中一条线,却看不到尽头。
第14章 13
看着母亲跟着妇联的两个阿姨一步步走出家门,苏望生心里有一点失落,紧绷的神经也终于松弛了一点。
你手里提着两个布包,一个里面装着母亲平时换洗的衣服,一个装着水杯、碗和牙刷。
母亲安静的跟着两个阿姨往前走,她们坐上公交车搭了好一段时间,下车后就看到了一个装着铁门的大院子。
大院子从外面看去和她从小长大的小院子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再矮一些。
母亲坐在一楼的长凳上,对环境的变化似乎没有任何感觉。早上在妇联见过的阿姨给你拿来一份入院登记表,表格里填上姓名,居住地址就交了回去。
接着她们来到了疗养院的三楼,房门打开,里面是一床、一桌和一张凳子。里面只有卫生间,没有厨房。
母亲被带进去,她乖乖坐下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小麦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