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先住这里吧,这一周先住着。这边晚上门口铁门一关,门卫守着,起码她不会到处乱跑的。”
妇联的郭阿姨轻轻在你耳边对你说,她非常自然的接过你手上的布包,把衣服放进大木箱,碗和筷子、水杯放在桌子上。
“那吃饭呢?”你忍不住问得仔细些。
“这一个星期包饭,一日三餐会有护士来送饭之后收碗碟再统一送上来,饿不着。”郭阿姨依旧很有耐性地回答你。
“你有空可以过来看她,不过你考完试了吗?要继续读书吗?还是有合适的人家啦?”
和现在感觉大脑里一片茫然的你相比,郭阿姨似乎对现在的情况十分习惯。
“考了,过段时间就开学,就在县里的师范学校。”你一边看着一直凝望着窗口的母亲,一边心不在焉地回答道。
“那可真厉害。”郭阿姨由衷地称赞你。可你的心里一直在盘算,以后如果要上学,恐怕只能一周来看一次母亲。而看母亲现在的样子,你觉得她好像已经不会再记起你了。
你心底有些难过,只是昨晚一夜未眠,早上奔波到现在,你几乎已经麻木了。郭阿姨走出房门,你跟在她身后。她让你早点回家休息,否则等公交车到家都要天黑了。
你回头看了看母亲的身影,她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你顺从地走下楼梯,走出疗养院,站在公交站静静等着回程的车。
金黄色的太阳渐渐倾斜,公交车终于停在你面前,你投下三角钱在投币箱里,踏上回家的路途。
坐在座位上的你显得疲惫又平静,极少乘坐公交车的你有些紧张,困得垂下了几次头仍然强打精神。车驶过一个又一个站,终于那个你中午上车的车站出现在你的视线里。
下车前你在车窗前确认了好几次周围的建筑物,直到一脚踏下车,看到身边熟悉的景物你才放下心来。
原来除了家里以外,外面还有那么多的地方你还没有去过。这使16岁的你有些激动,只是转瞬间那份激动就随着太阳的余晖消散了。
回家的路上还是那样黄色的路灯,你心跳如鼓,这是你第一次回到那个没有人的家。
没有令人厌恶的父亲,没有让你同情无比的母亲,也没有温暖随和的阿姨。
只有你一个人了。
推开门,这间小小的房子前所未有的空旷。
你都能听到自己走到床边的脚步声,躺在床上刚刚闭上眼的瞬间,你甚至觉得这一切是不是一场梦。
梦醒了,那个穷凶极恶的父亲仍在客厅喝酒,母亲终日瑟缩着,而改变一切的阿姨还没到来。
你累极了,也困极了,泪水顺着眼角滴落在床单上。
这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醒来你走到客厅,看着空无一人的房子你冷静了下来。
从你这么多年成长的经历来说,自怨自艾是最没有用的事情,何况在那个年代,不少人在你这个年纪已经开始打工甚至准备结婚了。
九月份开学前,你还有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想到母亲住的疗养院,你想这总不可能永远是免费的,大约以后还是要付餐费的。
唯一让你感到庆幸的是接下来的两年你都不需要付学费,只需要付学杂费和吃饭的费用即可。
你掏出床底的木箱来来回回的数了好几遍,你有点惊讶,阿姨带来的钱你和母亲花了两年多了,居然还有一万块左右。刚开始发现这笔钱的时候,你对物价还没有什么认知。
现在你可清楚了,大米七毛一斤,大白菜五分钱一斤。住在你家旁边的阿姨,一个月也就拿三百块工资。
阿姨可真是无数次救你于水火之中啊,你不由得有些眼眶湿润。如果没有这些钱,你实在无法想象要怎样继续维持生活才是。
你决定要先向郭阿姨询问清楚疗养院的收费,之后再将剩下的钱做好安排。毕竟这笔钱需要至少支撑两年的开支,最好能支撑三年。
这样分到每个月的费用大约是两百五十元左右,你一份,母亲一份。但最好还是再节省一些,如果母亲生病了,说不定会用掉更多的钱。
你心头的一块大石落地了,心底又有别的事情泛上来。
那是一份苦涩和沉重,凝望四周,小时候曾经高大的房门和墙壁如今都变得低矮了,这屋子曾经像一个笼子囚禁了你,如今门开了,窗开了,你却不知离开了这笼子,还有何处可去。
你不由得心酸起来,你长到了16岁,仍然不知道自己是谁,将来的路又在哪里。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小麦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