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面馆_作者:绿肥红廋(11)

2024-12-07

  听着木地板发出的声音由近及远,常贵应该是出去了,常平看着窗外临街的马路,路灯稀疏的亮着,不一会儿就看到常贵的身影穿过路灯下一个个的光晕。

  这么晚了,他出去干嘛?

  常平鬼使神差的来到常贵的屋里,同样拉开床头橱,拿起常贵刚用过的药瓶,仔细打量着,瓶身上写着“止痛散”,打开里面都是细腻的粉末。又在常贵的屋里转了一圈,好像也没什么不一样。

  刚换下的绷带已经不在了,一定是出去的时候顺手拿走扔掉了。

  常平不敢在常贵的屋里多待,把东西放到原位又溜回自己的屋子,躺在床上的常平满脑子的问号,她心里有一种预感,在她没有参与到的常贵人生的前三十年,一定是一个和面馆师傅迥然的别样历程。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妈妈为什么会把孩子托付给他,而常贵又是因为什么,二十多年甘之如饴的照顾着一个没有血缘的孩子。

  常贵觉得这件事儿已经翻篇了,常平看起来和以前没什么不一样,只有常平自己知道,转身关上面馆门的那一刻,心绪翻腾,所有的疑问都崩了出来,好奇心驱使着常平去挖掘常贵的故事。

  刚进腊月,学校里放了寒假,程锐任教的大学也放假了。常贵的伤也好了不少,常平告诉常贵自己要和程锐出去旅游一圈,每年的寒暑假常平都会自己安排几天出去玩的。常贵习以为常。

  早在一周之前,常平在和程锐吃火锅的时候,就讲了自己的计划。去一趟西北,常贵说他的老家在西北,要想知道常贵之前的人生,就得亲自去一趟。

  对于常平的想法,程锐总是会顺从的,常平说好哪天出门,程锐就会提前订好高铁车票。常贵说他的老家在甘肃,一个叫古朗的地方。南州到古朗没有直达的高铁,需要到西安中转一下。

  “我们在西安待两天吧,西安也是个不错的城市。”程锐提议道。

  “先去办正事儿吧,等回程的时候,咱们在西安多待几天。”常平带着一肚子的问号,自然是没游玩的心思。

  下了高铁又转了一辆大巴才到的古朗。西北气候干燥,两个在南方生长二十多年的人都受不了这边凛冽的风沙。风大,土多。这是常平对古朗的第一印象。

  古朗是一个小县城,人口不多,小城里处处透着西北人的质朴,街上的女人们多数都围着头纱,常平站在街上,她的肤色是这个城里少有的白皙,引得路人频频回头。街上栉次鳞比的商铺多是牛肉面馆,这也让常平对这个陌生的地方多一分亲切。

  小时候的常平自从知道自己不是南州本地人后,就总是问常贵关于老家的事情。

  “爸爸,我们以前住在哪呀?”

  “西北。”

  “西北是哪,离南州远吗?”

  “很远,做火车要一天一夜。”

  “那在西北我们住哪,那边冷不冷啊。”

  常贵用手比量着和小常平说:“我们以前在离南州那么远的地方,那里叫兰州。”

  “那么爸爸你是在兰州出生的吗?”

  “不是,爸爸出生的地方叫古朗,那里有个常家庄,满村子的人都姓常。”

  “那我们什么时候去兰州,去古朗。”

  “去古朗的路很远,要等常平长大了,赚够钱了,带着爸爸回古朗。”

  其实上了高中后的常平已经渐渐淡忘了小时候关于古朗的问题,她只知道自己的老家在西北。如果不是因为常贵,她恐怕再也不会想起这几个地方。

  投宿的酒店客人不多,前台是为四十多岁的大姐,看起来也像是这个酒店的老板娘。程锐办完入住,向老板娘打听道,“大姐,您知道常家庄该怎么走吗。”

  “常家庄?那地方远得很,你俩是旅游?”大姐疑问道。

  “有朋友老家是那里的,让我们过来送点东西。”常平补充说道。

  “要去常家庄,早上六点就得走,前边拐个弯在那等车。大约摸俩个点。”

第6章 常家庄

  等车的间隙程锐问常平,“你想好到了之后怎么说了吗?”

  “差不多吧,你到时候顺着我说就行。”

  六点多一点,穿行乡间的公共汽车就到了,是辆小巴,只有最后一排还空着,常平和程锐背着包直接坐到了最后一排。

  司机、售票员还有其他乘客在熟悉的闲聊,说的都是西北方言,常平听不太懂,但也能猜到,年底了所有人都在忙乎着采买年货,这一车的乘客多半都拎着从镇上买的东西,最夸张的是前座的大姐,拎了一捆一人粗的干粉条。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绿肥红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