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面馆_作者:绿肥红廋(23)

2024-12-07

  南州人是没有这种吃法的,常平上次去了一趟西北,见西北人都这么吃,每个面馆的餐桌上都放了一个小筐,筐里放了几头蒜。

  男人见常平看着自己,便说道,“我老家那边都是这样的吃法,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你是西北人?”常平问道。

  “嗯,青海的。”外卖小哥边吃边含糊的说了一句。

  “青海离南州好远,过年了你怎么不回家?”

  “为了赚钱,这几天同事放假的多,我能接不少单呢,而且配送费都挺高的。”

  看着他的样子,常平就想到的第一个词是“朴实的劳动人民”,和常贵一样。

  “你为什么来南州?”常平还是没忍住好奇。

  “都说南方钱好挣,我就来了。”外卖员又吃了一口面,“你家不是南州本地人吧?”

  “不是,我很小的时候我爸就带我来南州了,他也是西北人。”

  “难怪,难怪只有你家的面没有那股子甜味。”

  “甜味?”常平疑惑。

  “嗯,我之前吃过几家,酱油都是甜的,吃不惯。”

  常平反应过来了,南州本地人做面,喜欢用酱油加上各种香料还有冰糖,熬成颜色很深的汤,煮面烧菜都会放一勺,陈姨做饭就是这样,起初吃时,是有些不习惯,但是多吃几次,就会慢慢的便会爱上这个味道。

  常平还想说些什么,可是外卖小哥吃面速度飞快,不大会儿碗就见了底,付过账,没有跟常平说话便走了。

  过年还不回家,可能是真的有些难言之引吧。

  国人最重视节日的团圆,在外的游子大都是要回家过年的,比如陈芝芝。她是常平最好的朋友,两个人一起念小学、中学,大学也都是在省城念得,陈芝芝读的是传媒学院,毕业之后从事新媒体工作,经常北京上海的跑。一年到头也就是过年时候能回来待几天。

  每年过了腊月十五,常平就会在微信上问她什么时候回来,陈芝芝的新媒体干的风生水起,运营了一个粉丝量过百万的公众号,很有电视剧里Office Lady的范儿。常平很多时候都会羡慕陈芝芝都市丽人的生活,而陈芝芝也会羡慕常平小城里安逸的生活。

  常平和陈芝芝是发小、是同学、是闺蜜,两个人一年没有见,每次见面的第一站都是去高中时候最喜欢的甜品店,还和十几岁的时候一样,一人点了一杯热奶茶,聊聊彼此最近的工作生活。

  常平和陈芝芝讲了最近自己家里的事情,陈芝芝是清楚常平家里情况的,听完后也有些不可思议,小学时候同学们都很羡慕常平有这么以为开明、脾气好的爸爸,小时候那几个玩的好的朋友里只有常平的爸爸不是凶巴巴的。

  “你想见见你亲生父亲吗?”陈芝芝也问了这个问题。

  “其实不瞒你说,对于这个人,我肯定是好奇的,可是他跟我妈妈并没有一个好的结局。而且他也不知道我的存在,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如果我真的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我想他可能会是一脸厌恶吧。”常平对着闺蜜袒露了心里话。

  “那也是他不负责任,对不住你妈妈在先,我觉得你应该去见见他,让他看看,因为他的自私,你妈妈、常贵叔都脱离了原有的生活轨迹,替他承担起他该承担的责任。”

  “如果找到他,认或不认都会打扰到我现在的生活吧。我现在挺好,现在还有了陈姨,算是弥补了一部分我缺失的母爱吧。”

  常平和陈芝芝坐在临窗的位置上,常平看着街上人群忙碌的身影,和陈芝芝讲着心事。不远处的街角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穿着黄色的冲锋衣,这个时候街上忙碌的外卖员已经少之又少了,那个西北来的外卖员,手上拎着一个盒子,给了一个少年,而那少年常平看着眼熟,思忖一下,这不正是那个叫小辉的少年吗。

第11章 除夕

  外卖员把东西给到小辉后,说了几句什么,便转身走了。这个地方还真是小啊, 常平心下想到。 外卖平台的随机分配,竟然这样的两个人匹配到一起。

  今年的除夕陈姨格外高兴,因为她的儿子回来陪她过年了。陈姨的儿子罗小军即将大学毕业了,常平还记得罗小军离开南州的时候好像还没有自己高,这一晃也长车成了大小伙子了。自从陈姨和丈夫离婚后,儿子跟着爸爸老罗搬去了别城市,每年的除夕都是在老罗那里过的,今年是第一次回南州过节。

  今年的年夜饭陈姨准备的格外丰盛,各类蔬菜、肉类在陈姨的烹制下变成了各色菜肴,十二个菜里面有一般都是罗小军喜欢吃的。常平比罗小大了几岁,小时候都住在一条街上, 倒也算是熟悉,凑到一桌上吃饭倒也没有多拘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绿肥红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