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慢_作者:纾听(92)

2024-12-07

  如今独来独往已经变得很熟练,偶然想起以前事事忐忑的自己,都觉得陌生。

  “最近感觉怎么样?”医生边做检查边跟她寒暄,“记录还在做吗?”

  田知意找出最近的一本情绪日记递给他。

  医生快速地翻了翻:“你还去农村住了啊,看来效果挺不错的。接下来你可以慢慢减药量了,你按药方上的剂量服药,2-4周之后来复查。”

  短短的一句医嘱在田知意心里掀起一阵不小的波澜。

  她原以为自己离痊愈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没想到竟也等到了迈向康复的一天。

  倒是印证了闻漫那句“不会太久”。

  “我感觉我现在和以前不一样,是生病前的以前。”田知意问,“如果找不回那时的感觉,我也能算康复吗?”

  “你说的那时的状态指什么?”

  “我看以前的聊天记录,那时候的我性格是很开朗外向的,但我觉得我回不到那种开朗的状态了。”

  医生思考片刻:“医学上判断你是否痊愈是有指标的。至于性格,可能是病情导致的,也可能是成长的变化,不能一概而论。”

  田知意点点头,没有再问。

  “哦对,你快高考了吧?”医生随口问了一句。

  “高考推迟了,但也快了。”

  “这样。”医生想了想,对她露出了令人安心的微笑,“放轻松。”

  田知意的神经像紧绷的皮筋一般,猝不及防地被人猛弹一把,晃晃荡荡了好久才平静下来,变得比之前松弛了些。

  她心里一轻,也回了他一个微笑:“好。谢谢医生。”

  复查完回家,田知意发现家里到处都乱糟糟,口罩、消毒水、婴儿的衣服、孕妇用品堆得到处都是。

  母亲坐在床上,正在看宣传单。

  田知意事先发过消息说要回来,母亲对她的出现并不意外:“回来啦?比想象的要晚。”

  “先去了趟医院。”

  听到“医院”,母亲下意识地瞪大眼睛,在得到田知意“已经换过外衣外裤、喷过消毒水”的保证后,才放松下来:“去趟医院是不是很麻烦?”

  “还可以吧,听你说过医院现在的规定,提前做了准备。”田知意的目光落到母亲手里的宣传单上,“在看什么?”

  “在选月子中心。”母亲从宣传单里抬起头,“你看家里这个样子,不放心外人来来往往的,还是封闭的月子中心省心。”

  “离预产期不是还有一个月吗?”

  “现在找都晚了,很多人都是五六个月的时候订了。只不过那时候管得严,我不好到处跑了看看,现在订可贵了。”

  母亲把宣传单推到田知意面前:“你帮我也挑一挑。有家是明星住过的,说风景很好,可以直接看湖景,但是在酒店里,不能随便活动。还有一家是独门独户的小院,可以下楼走走,但是产后修复和瑜伽课程不比前一家。”

  田知意看了宣传单的报价,分28天、42天和56天的,一串零看得她心惊胆战。

  “打算订多少天的?”她问。

  “56天吧,适合高龄二胎产妇,恢复得能好些。”

  田知意又看了眼价格,着实不便宜。

  她听说因为疫情,家里的山庄关了好久,三月底才开始做生意,客流量也大不如从前,她很担心家里的经济状况。

  “订那么贵的月子中心不要紧吗?”田知意把心里的疑虑问了出来,“听说今年生意不太好做。”

  “话是这么说。”母亲脸上没有半点忧色,“你还记得你杨伯伯吗?”

  田知意记得去年和他家吃过饭。

  “你爸当时抱了钱扔水里的心思投了他家的医疗器械厂,结果今年做口罩防护服都做疯了。”母亲边说边轻轻抚了抚小腹,“住持说这孩子是’及时雨‘,现在看来果真是有福气的。”

  母亲说着,将瑯山山寺里住持说的话告诉了田知意。

  田知意早就听过了一遍,并不很用心再去听。

  亏她还以为父亲没和章成绢提住宿费是因为家里困难呢。

  母亲腹中的孩子尚且不过个胚胎,就能被称为“有福气”。

  那与父母相伴十八载的自己又算什么呢?

  田知意心里不忿,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

  新生儿总是代表希望。

  等待孩子出生就像在等待开奖,没开的彩票总是最好的,开了没中的就成了张废纸。

  她在出生前也有过被当成希望的时刻,但不妨碍现在成了废纸。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