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和队里的人都在帮她,陈远航的账号很快被封禁。
那些截图都被留底公证,作为证据。
季锋没有正式起诉,捏着这个把柄,陈远航也怕有案底。
协议签订,债务厘清。
在季锋的威慑下,陈远航老老实实地道了歉。
继父咬着牙签下了调解书,还要哄着季锋过年回家——他多少还是想蹭蹭奥运冠军的流量。
季锋走出去,没有再回头。
这样就很好。
大家互不打扰。
母亲仍然选择留在那个家不成家的地方。
那个小小的房子是她一辈子的心结和梦魇。
而季锋轻装简从地离开。
她彻底甩掉了那个不愉快的过去。
——>>>part3:资助人
季锋一个人去了体校。
她是时候应该去看看自己的老教练。
体校此时已经开学了,正是下午吃饭的时候。
季锋走进去,几个眼尖的学生看到,不可置信地低呼:“季、季锋?”
她冲着学生笑了笑。
这群小孩都是练速滑的,全冲上来欢呼雀跃。
老教练闻风赶到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分钟之后了。
他正拎着几个孩子加训,听见领导在广播里叫他,心里还有点不忿:“校长干啥啊,我忙得很。”
李教练走到食堂门口,看到一群孩子聚堆,他皱着眉说:“不想吃饭是吧!等会儿就加练你们——季锋?”
站在人群中浅浅笑着的女孩,扎着一把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一张脸不施粉黛。
笑起来露出一点微不可见的梨涡。
可不就是季锋。
李教练陪着季锋在体校里转悠。
他指着冰场说:“喏,咱们现在的冰场,也是有经费支持了,全自动的浇冰机。
怎么样,可比你当年的条件要好吧?”
季锋点点头,确实挺好的。
他们信步走到活动室——从前,大家没有手机电脑,能看电视就是莫大的快乐。
这个小小的活动室总是挤满了人。
不管电视里放什么节目,他们都看得很起劲。
季锋经常挤不进去,听见里面在放情深深雨濛濛,甚至急哭了。
齐择就揉乱她的头发,笑着说:“以后给你买个大电视,你想看什么看什么。”
以后是一个很美好的词汇。
但往往没有许诺的以后。
现在,活动室已经扩大了,里面有投影,大家一起看比赛、复盘。
座椅也换成了阶梯式。
空调暖气一应俱全。
体校的走廊里挂着优秀往届生的照片。
季锋和齐择的照片挨在一起。
李教练自得道:“你们俩可是咱们学校最出名的学生啦!”
季锋摸了摸自己的照片,那是她被凌教练挑走去省队时拍的。
她家里条件不好,早年没留下什么照片。
后来弟弟出生,倒是拍过全家福。
但她甚至没自己的照片。
这张是李教练自己掏钱带她去最好的照相馆拍的。
当时的李教练,骑着自行车,驮着她去拍单人照。
季锋就捧着自己的冰鞋,对着镜头笑。
那张照片多洗了几张,季锋却没留。
她只拿了自己和李教练的合影照。
现在,多少年过去,照片已然泛黄。
那明显透露着时代气息的古早照片,就静静地贴在走廊。
季锋本来不爱拍照,可现在看看从前的照片,还是觉得很怀念。
自己都忘记了的青春岁月,那个小女孩对着镜头,有点紧张地咬着唇,却还是牢牢地捧着冰鞋。
那时候她差点因为没钱买新冰鞋而中断训练。
是一笔莫名飞来的资助,延续了她的运动生涯。
她买了新的冰鞋,视若珍宝地捧在手里,被照相机记录下来。
“李教练,多亏有您带我去拍照,才留下来这个画面。
当时拍照不便宜,我家里都没带我拍过,您自费给我洗照片。
看到还挺怀念的。”
教练似乎是沉吟了片刻,仔细想了想,才说:“带你拍照是资助人的主意。”
“当时资助我去哈尔滨训练的人么?”
李教练点点头,回忆了一下,补充道:“资助人还嘱咐我多洗一张你的单人照寄给他,要自己留作纪念。
那可真是好人啊,也不留真名。
现在我都不知道他是谁。”
如果没有那人,季锋今天会是在做什么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九杯青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