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默默地想。
自己或许是真的有点儿嫉妒他。江为止的生日是八月七日,和她恰恰相反的日子。每年盛夏短道队基本都要去昆明训练,而在集训的日子中,江为止的生日总是热热闹闹,在认识江为止之前,季锋所理解的生日无非是一碗长寿面。
她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可是爸爸每年夏天,都会给她做一碗长寿手工面,打两个鸡蛋,加一勺香油。她捧着大海碗吃得津津有味,父亲就坐在一旁温和地笑。印象中的父亲脸总是黑乎乎的,而且常年不在家——父亲是矿工,常年的劳作让他的手和脸庞都粘上了洗不掉的黑尘。爸爸做饭的时候,常会羞赧地笑:“会不会嫌弃爸爸手脏?”
季锋总是很用力地摇头。
不过等到她八岁那年,妈妈就带她离开了家。她们坐了好久的车,到了一个新的城市。在这里她们依然很穷,但是妈妈却很高兴:“好歹是大城市,还有个窝。”
她们的新家依然很小。
在这里,季锋像寄生虫一样。妈妈嫁给了一个卖早点的男人。在这里,季锋随了继父的姓氏,改叫陈季锋。自从做了陈季锋,她就失去了长寿面,也失去了过生日的权利。
而开始练短道以后,她常年在队里训练,在队里,季锋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能言善道的。她依然孤僻,没有朋友。每年的生日她几乎自己都不记得了。
直到她进入国家队,季锋看到江为止的父母特意飞来昆明为他过生日,季锋看到江为止收到了铺天盖地的礼物和祝福。他的粉丝从全国各地寄来的礼物堆满了传达室。她才明白,原来世界上,有人的生日能过得惊天动地,有的人却过得凄凉。
她就是那个无人问津的寿星。
可是现在,江为止默默地帮她过了一场别样的生日。
季锋几乎没什么粉丝,因为她的不善言辞,尽管她的成绩还不错,冰迷们却觉得她只是一个发挥稳定的选手而已,在冰场上她让人放心,下了冰场没有一点新闻和宣传互动。
虽然不在乎舆论,可季锋毕竟还是个小女孩儿,看到成绩不如她的队员因为会做人会说话,就被领队选去参加各种宣传活动,无数掌声无数粉丝,她也会有点儿吃味。
现在江为止给了她一场迟来的祝福。
季锋揉揉眼睛,长舒一口气,发了条微博:感激大家,我会努力训练,绝不辜负大家的祝福。
第5章 我会这样看着你,一如当年队长看着我。
八月初,孟橙归队了。
她是坐着轮椅回来的,推着孟橙的是她的母亲。
短道队正在做室内训练,季锋因为手臂骨折而被分配到去做简单的计数工作。
走廊上,孟橙轻轻喊她:“季锋。”
“那天我摔倒,还把你带倒了,真的对不起啊。就是后面也没有机会和你道歉。”
脱离了冰场的孟橙就是一个有点羞涩的女孩儿,在冰场长大的她,生活里单纯得只有训练。29岁的她看着仍然像个女高中生,打扮朴素,素面朝天。
季锋冲她笑:“不碍事儿。孟橙姐,你身体好点儿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出院了?”
“预备转院回北京,做剩下的手术。另外,我已经退役了。”孟橙轻轻说,脸上浮出一抹笑,“你有空吗?能推着我到处走走么?以后可再也来不了训练基地了。真有点舍不得。”
季锋点头,孟橙的妈妈笑:“那你们聊,我先去宿舍收拾东西。”
孟橙是练长距离的。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里,练长距离的不多,能杀进决赛的总是就那一根独苗。
孟橙从前就是在1500决赛中孤军奋战,以后她走了,倒也不知道谁能接了她的班。因为季锋的耐力不错,两个人经常一起搭伴儿训练,所以私交相对深一些。
不过孟橙温和沉静,季锋寡言,两个人沉默的人的交往也仅限于交流经验和相互鼓励。孟橙成绩抢眼,私底下却从不仗着成绩和资历拿大,看到季锋在瓶颈期中痛苦,就常常带着她手把手传授经验。
如今孟橙要退役了,季锋忽然觉得她失去了方向。
孟橙对于女子短道选手而言,就像风向标一样。令冬奥会女子短道江山易主、真正打破了韩国统治的选手就是孟橙。
在那场无人看好的1500米决赛赛道上,有无数名将和巅峰期选手,甚至有三个韩国选手,而由于有选手被判进了总决赛,最终决赛枪打响时,一共有八人出发,赛道无比拥挤,而十七岁的孟橙,在被团体作战的韩国队员推出赛道、几近踉跄的情况下,从最后一名反超至第一名,并拉开了半个直道的距离,拿到了一枚无比珍贵的长距离短道金牌。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九杯青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