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意相同
我,名唤严意同——是梧桐县财力最盛、蜚言流语也最盛的那个严府下一任继承者。
这可不是我自封的,爹从很早就告知这件事,要我早点认清现实。
一般人或许会认为我命好,懂得挑地方出世,不晓得多少人妒羡我这自小含着金汤匙娇养着长大的富贵儿。
真是如此吗?可说是,也不是。
我的身世说复杂,也没多复杂,可要说简单,好像又比别人特殊了一些些。
我没有娘,只有一个父亲,和一个爹。
娘从我很小时便不在了,我一直是父亲养大的,是而,我对娘的观感始终很是模糊,问了父亲,父亲能形容的也极片面,可是对我的亲爹,他却能侃侃而谈,几乎可以说进骨子里去。
虽然对于这一点,我曾经小小疑惑过,为什么父亲对结发妻子的性情只能说出“温婉”、“大家闺秀”那样浮面的表述,对义弟却是闭着眼也能描绘出形貌?
严府的小公子,其实并不是正统少爷的亲生儿,这点除却身边亲信少有人知道,父亲倒是没瞒过我,因为是一开始就知道的事,倒也不会有特别的情绪反应——例如戏台上演出真假少爷那类身世谜揭露时的崩溃反应。
七岁那年第一次与亲爹见面时还平和得很,平日常听父亲谈起,倒也不觉得陌生,到后来爹搬进品竹轩与父亲同住,年纪小时不觉得奇怪,后来一路看到大,也觉顺理成章,不像外头的人那般大惊小怪。
没错,他们是“在一起”。
以世俗的观点而言,“在一起”无非是一男一女,情投意合,托人说谋,然后成亲生子,共偕白首。可是对他们而言,真的就只是“在一起”,相互陪伴,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好与坏都有对方担待,无关乎世俗或名分什么的。
或许对旁人而言,两个男人一起,听起来惊世骇俗、不伦不类,可是在我看来,就是觉得他们彷佛生来就是一起的,再也不会有谁比他们更契合、更懂彼此、也更珍惜对方。
有时我都在想,找名女子也不见得能如他们这般相契相知、相惜相恋,要真能拥有这样的幸福,我也愿意另一半是个男人啊!难怪爹一巴上就死也不肯放开父亲了。
话再说回来,我这个富贵小少爷可当得一点都不富贵,虽说是衣食无虞,可父亲在对我的教养上是极为严格的,该要求的从没放宽尺度,疼爱归疼爱,也将分寸拿捏得很好,犯了错该挨的板子更没少挨过,与外人想象那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娇生惯养的日子可是差得远了。
父亲是那种很理智的人,要想把我宠成不可一世的败家子也不容易,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教养良好的贵公子,连对下人也不曾颐指气使,那一身的气质——我很难具体形容,单单是沉静倚坐窗口,那股谁也仿不来、谪仙般出尘矜贵的风雅,就是一幕浑然天成的景致,教人不舍移目——
他唯一不理智的时候,大概也只有遇上爹时吧!小时候我常常觉得很不平,为什么父亲规定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的事,换成爹就什么都没关系了?
说到我这个爹就更没天良了,在我满七岁那一天,他送给我的大礼居然是一间布庄,直接扔账本要我看着办。
再然后,八岁那一年,是三间米铺。
九岁那一年……我决定我受够了(其实是吓破胆了),抢先在他扔给我更多东西以前,哭丧着脸想去找父亲求救。
那几日,父亲染了一场小小的风寒,爹居然就理直气壮把我扔在书房里一个人摸索账本,自己窝进灶房,为了一锅父亲生病时一定得吃的百合莲子粥,把百来间店铺子搁在一旁,固执地非得亲自熬出他要的熟软度、浓稠度、顺口度——我实在想不透,这到底是什么毛病?
“恭喜你那败家子又玩垮一家米铺子,你只剩粥可以喝。”
我躲在房外,看爹一匙匙喂粥,一边还不忘损我。
“……你又胡乱扔什么给意同了?”
“不多,就五间古玩铺子。他要更不争气些,你未来就只剩清水喝了。”
什么——这回是古玩铺子?我才九岁,是懂什么古玩啦!
然后父亲竟还好气又好笑、用一点指责力都没有的柔软语调说:“你别太过分了,儿子是生来这么欺负的吗?”
“你心疼了?”颇不是滋味的哼气。
“……”房内诡异地安静了片刻。“跟自己儿子吃什么醋?”
……我希望自己被亲爹恶整,和父亲太疼我、放太多心思在教养我这件事上没有太多关联,否则,被亲爹嫉妒的人生也未免太……微妙。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楼雨晴
严君离
严知恩
男男恋
青梅竹马
日久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