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综]_作者:养心殿(642)

  康熙岂会不知道毓庆宫的事情,知道她对那些人情往来能够很好的处理,便十分欣慰,笑道:“朕怎么是赚了,各国使节送来礼物,不过是表现两国最近以来的和平邦交罢了。而且为了彰显咱们天朝大国的体面,哪次的回礼都是更胜一筹,所以朕根本没赚,反倒还要自掏腰包补贴他们。”

  说到这儿,康熙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为什么要自掏腰包动用私库,自然是因为这场持续了几年的战争已经将本就不富裕的国库银子耗尽。

  康熙说道:“眼下国家百废待兴,正是用钱之际。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君主也不得不为银子发愁啊!”

  眼看着他为了国库空虚而烦恼,建宁忽然想起一事,一拍脑门儿,连忙去翻自己的战利品箱子,在康熙惊讶的目光之下,取出一本让人十分眼熟蓝色皮儿的经书,献宝一样拿过来:“皇帝哥哥,我差点忘了,这是在吴三桂那里搜来的,最后一本四十二章经,你快把它拼上吧,既然是藏宝图里面一定有宝藏,能解大清的燃眉之急。”

  康熙的惊讶不是做假的,军中有他的人,吴三桂挂掉之后,他特地让人好好搜查吴三桂的所有东西,但是没发现任何线索,以为吴三桂已经破罐子破摔故意将书毁掉,没想到早就落到了建宁手里。

  康熙看向建宁的目光十分柔和,说道:“朕记得曾经说过,找到了藏宝图里面的东西也都给你,君无戏言,朕怎么能抢格格的东西。”

  建宁认真的说道:“此一时彼一时,说这话时皇帝哥哥还富可敌国,自然不在意这批宝藏的归属,便随口将它赐给了我,君有赐,不应辞,就当我已经收下了。当时军饷告罄时,商人百姓们尚且捐款捐物,让我十分感动。心里就想,太平盛世可不是靠一个人的功劳。现在国库吃紧,这藏宝图就当我捐献出来的,日后有什么好东西,皇帝哥哥别忘了想着我就行了。”

  康熙愉悦的笑了:“你呀,好吧,看在你这么卖力找理由的份上,朕就收了你这笔捐款!”

  他们找出装着其他碎鹿皮的荷包,把这最后一块拼上,完整的藏宝图终于现出了全貌,康熙立刻派人秘密前往关外挖掘宝藏押解进京。

  宝藏的数额比康熙预测的还要巨大,真正如及时雨一般,缓解了国库莫大压力,解除战争的省份以及有灾情的几个省份有了赈灾款,灾情得以缓解,免除赋税的民众得以休息,社会秩序重新步入正轨。

  第202章 刁蛮公主52

  各国使节来朝,那是看到大清的内战大患已经解决, 若是迟迟没有解决, 一直拖垮国力的话, 如今这些送礼朝贺的睦邻友邦就会像一群饿狼一样在边境蚕食瓜分中原的领土。

  外国的邦交虽然初定,康熙仍有心头之患, 那就是蒙古,他知道问题最多的是蒙古,最应该安抚的也是蒙古, 所以决定亲自去一趟盛京, 召见各个蒙古部族的首领, 还得让他们亲眼看看大清国的实力。

  康熙决定带着刚回京不久的五万大军一同前去,干脆来一场军事演习, 这样才能震慑诸盟, 又可以安定人心。

  从京城到盛京, 不远也不近, 又不是行军打仗,皇上的车驾自然得稳稳当当的走, 再加上在盛京停留的时间, 一来一回少说也要花上几个月。

  于是召集倚重的大臣们前来商议, 由谁留守京城处理政务,由谁随驾同去。再将召集诸部落首领,郡王, 贝勒,贝子等前来会盟的圣旨发出去。

  后宫中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建宁来看望太皇太后时,顺道说道,“老祖宗也去吧,整日闷在这紫禁城里,也该出去走走。”说动太皇太后一起去,这是康熙交给建宁的任务,不过看起来没有丝毫的难度,太皇太后根本就是打心眼儿里想去。

  太皇太后高兴的说道:“皇上要起驾盛京了,这个事情好啊!仗打完了,我这心里舒坦,之前兵荒马乱的,我是想去也去不成。这次我老太婆就跟着凑一凑热闹。”

  她一边拉着建宁的手,一边欢喜的说:“我养得花儿最近全开了,走,我带你们看看去。”

  太皇太后愿意凑个热闹,因为那边是她的老家,她没事还愿意回去看看,这次又有皇上跟着,太皇太后怎能不去。

  各个宫里的主子娘娘们自然没人愿意被留下,削尖了脑袋都想要一个随驾的名额,众人一边夸赞太皇太后的花养的好,一边各怀心思,心想怎么才能达成,能得皇上想起自己钦点随驾那才最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