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风刀割面_作者:璨钰(4)

2019-05-10 璨钰

  夜深些时,忽然听到毡包外有人唤我,是个少年的声音。

  想到应该是给我送饭的,阿兰没征求我的同意,就过去打起帐幕,引他进来。这个丫头,见我脾气好就开始自作主张了。

  少年托着个金碗探身进来,阿兰帮他布好案几。我不好再推脱,直身坐起来,看着他撇撇嘴:“我不想吃牛肉……”

  少年蓦然抬头看见我的脸,许是我眼里带着笑意,他的脸竟红了起来,慌忙又将头埋下,慢条斯理地布饭。

  身旁的阿兰见状扑哧一笑,揶揄道:“不忽木,大人们都说你虽年纪小,性子却沉稳,怎地今日这般局促?你又不是没见过公主?”

  这个年龄和阿兰相仿的少年是忽必烈一个侍卫的儿子,因性情稳重,奉命留下照看我。这时他听了阿兰的话,有些懊恼,却也不理会她,只是低着头,摘下碗盖,双手把碗递给我。

  小巧精致的金碗里安静地卧着洁白的奶酪,上面有一层薄薄的蜜汁。我眼睛一亮,接过碗来,笑道:“哪里来的酸酪?路上带的酸酪不都吃光了吗?”

  不忽木这才慢慢抬头,不慌不忙地说:“在上个驿站,奴婢存了一些牛奶,想着公主吃不下肉食,便找人做成了酸酪。公主多少吃些才好。”

  他语气恳切,虽自称奴婢,却也未见卑微。想到他这样尽心尽意,我心里倒有些过意不去了。

  拿羹匙吃了一口,滑滑的奶酪混合着蜜汁味,特别香浓。虽不如后世制作精致,却胜在鲜美。

  “哥哥,你有心了。”我谢道。

  “奴婢不敢。”他微微低头。

  我不禁多瞅了他几眼,据说他是康里人,和蒙古人长得不太一样。皮肤更白些,鼻梁挺直,眼窝很深,由于性情柔和,更显沉静。这似乎跟周围套马的汉子们气场不和。

  很快吃完了一碗,我抹了抹嘴,笑道:“哥哥,听说你跟汉人秀才学过文字,明日教我好不好?

  他闻言明显一愣,但也不多问,只是点了点头。

  第2章 路途

  次日清早,风势渐歇,但大漠里的凛冬,还是寒气逼人,尤其是起来穿衣时,更是浑身冷意。

  我坐在毡榻上,面前摆着小小的案几,上面立着一面精致的银镜,镜子边沿镌刻着奇异的花纹,像是从中亚那边传过来的。哦,现在所谓的亚洲大陆,经过蒙古人三次西征,除了南宋、印度等少数地区以外几乎都是蒙古帝国的领土。蒙古铁蹄向西一直踏到欧洲多瑙河,北部囊括西伯利亚。就连伊朗高原那里,前几年也刚刚被六叔旭烈兀攻破占领。这群套马的汉子们就像是一台庞大的战争机器,一刻不停地向外扩张。

  “公主今天的气色看着好多了!”我正神游物外,阿兰一句话把我的神识叫了回来。她正用一把小木梳子耐心地给我梳理头发。八岁小女孩的头发又软又柔顺,她打理起来,也是不费力气。

  我望着面前的银镜,这才端详起自己的脸。不得不承认,这张有些苍白的小脸此刻看起来确实像一朵娇弱的小白花,如果不说,根本看不出我是一个蒙古人。蒙古人多浑圆脸盘,我的脸又小又瘦,自腮以下就往里收了很多;蒙古人眼睛一般不大,且是细长型的,我的双眼在这小脸上就显得很大,而且瞳孔大的出奇,瞳色很深,许是病弱的缘故,眼神有些涣散,像是罩着一层朦胧的月光;皮肤也比普通蒙古人白皙细腻,应是被父母娇养的缘故。五官精致秀美,只是不知长大了以后会怎样。

  阿兰很快为我编好了几条细细的小辫子,它们乖乖地垂在我脑后,又在我额前戴上镶着玛瑙的银质头饰。在宝石光泽的映照下,我的脸多少有些血色了。身上穿着绣着金丝的纳石失做成的蒙古袍,更显得人尊贵华美。

  我望着银镜,镜里小公主的眼神安静得让人心惊。

  *

  匆匆吃过早饭,阔阔又指挥着仆役侍从准备启程。女人们收拾炊具,男人们叠好毡包,放在随行的骆驼身上。看着大家忙活的身影,大漠里的寒气似乎也被驱散了不少,熹微的日光洒下,为人们增添一点微薄的暖意。

  阔阔裹着厚重的蒙古袍,把头顶的皮帽使劲儿压了压,双手揣在袖中,看着大家忙碌。他身边站着一位汉人打扮的儒士,年纪大概有五十多岁,并未像蒙古人那样剃婆焦,只是用一块黑色的平角幞头包住头,清癯的身体罩着一身汉式棉袍,显得有些单薄。他大概就是那位窦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