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风刀割面_作者:璨钰(503)

2019-05-10 璨钰

  “臣妾全氏、臣赵显叩见二圣。”

  沉寂无声的大殿中,全太后和小皇帝的声音宛如风中芦苇一般纤柔,叫人不忍卒听。满殿黑压压跪下的,是一派宋国衣冠,与周围高坐的蒙古服饰相比,更让人别生感慨。这殿中臣服的,岂止是一对孤儿寡母,而是两宋沉甸甸的千里江山。而这大好山河拱手让人的罪过,岂是应由这可怜妇孺一力承担的?家国沦丧,到底又是谁的罪过?

  众人叩拜有时,就闻殿中一片片隐隐的哀戚之声。忽必烈俯视着阁上众人,眼中喜悦终是化作一叹,和悦道:“众卿都起身罢。太后和宋主远道而来,风尘劳苦,赐座!”

  全氏和幼帝连忙谢恩,仍是跪伏于地,不敢起身:“陛下免去系颈牵羊之礼,臣不胜感激。陛下宽仁,臣必诚心归附,以报圣天子厚德。”

  听他们这般言语,皇帝动容有时,旋即挥挥手:“都起身罢。”而后命怯薛歹扶太后宋主入座。察必一直默默目视着这对母子,神情忧戚,脸上并无喜色。忽必烈无意间瞥见她这副神情,目露不解,一时也没说什么,只叫礼官宣读封赏。

  小皇帝赵显当即被封为瀛国公,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大司徒,太后全氏被封为郡夫人,宗室重臣也都有相应封赏。而后不免又是一番叩拜谢恩,南宋君臣穿着异国衣冠齐齐山呼叩拜,一时让皇帝的尊荣和威望达到了极点。忽必烈心情格外舒畅,而后免了礼数,宣布开宴。诸人依序坐好,便有宝儿赤、答剌赤端着酒肉奉到众人面前。

  全太后和小皇帝颇得忽必烈殊遇,紧挨着诸王公主坐下。然而面对食案上的异国珍馐,哪里下得了口,只是低首坐着。不多时,那小皇帝竟盯着眼前的烤羊腿哀哀地哭出声来。全太后急急哄劝,好一阵儿才安抚住幼子,而后又连忙起身,向亲自来敬酒的皇帝谢罪:

  “今日是陛下吉日,幼子无状,还望陛下恕罪!”

  忽必烈正在兴头,怎会计较这些微末小事,畅笑道:“夫人言重了,二位远道而来,必是不适应异国饮食,不妨事的。”

  说罢,便亲自劝酒:“朕有招待不周处,夫人但说无妨,这杯酒还请夫人饮下。”

  全氏心里忧惧,哪里敢推辞,忙谢恩接过,一杯满饮而尽。她似乎不适应马奶酒的口味,饮得辛苦,待酒水咽下后又生生忍着,不敢咳出声,一时忍得脸色发红。忽必烈见了,也体贴一笑:“夫人不惯饮蒙古奶酒,不必勉强。”随即命人端上汉地酒水果饮。全氏见皇帝通情达理,心下一酸,竟似要落泪,仍一力忍着,只偷偷用衣襟擦拭眼角。

  皇帝之后,又有皇后、太子轮番敬酒。全氏都一一饮下。察必并不端着皇后威严,只像对待自家姐妹一般,执其手嘘寒问暖。又拉过幼主赵显,弯下身一番耐心的哄弄,小皇帝虽年幼,竟颇为懂事,也不哭闹,只安静规矩地谢恩问好,乖顺地让人心疼。

  察必见状,不忍道:“天可怜见,你母子二人为何生在皇家?”全氏听了,又不禁潸然落泪。小皇帝却是懵懵懂懂,仰头睁着大眼睛无辜地盯着察必,像在无声地询问。察必见他这般,不得不安抚一番:“瀛国公不惯这里的肉食,本宫已命尚食局备下江南糕饼甜点了。好生用罢,不要饿了肚子。”

  我在一旁无声观望。忽必烈夫妇对宋主可谓礼遇,所行也是发自真心,不似作态。遥想前朝,北宋君臣后妃被掳北上时,并无这般优待。面对降国君臣,忽必烈所为称得上宽厚优容。

  我默默想着,也不知这北上朝觐的宗室中有无宋国公主。可这些灭国覆家的公主,纵然再得优待,失了自由身,怕是连寻常人家儿女也不如。这样的命运落到身上,她们也不得不用纤弱的身体来生受。山河沦丧,这些无辜女子却又做错了什么?

  察必和真金敬酒后又安抚了几句,便离去了。我想到自己身份,依礼也应该敬酒,便执杯上前。全氏和幼主又连忙行礼,早被我扶起:“夫人何必拘礼?”

  说罢,也端起酒杯递与她:“夫人不妨赏个薄面,为我饮下这杯。”

  全氏并无犹豫,谢恩后就端酒至唇边饮了起来。她似是饮得急了,脸颊已是一片芙蓉色,眼梢也是泛红。我见她饮得艰难,一时后悔,抬手止住:“是我疏忽了。夫人路途劳顿,今日又连番饮酒,身子哪里吃得消?这酒略沾便好,不必强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