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古代,干政的公主似乎结局都不太好。汉代馆陶公主,唐代太平公主等等……而我呢,也要如此吗?
安童所言之事,我一时竟忽略了。
见我半晌不语,他又道:“就算大汗想要你成为他的‘阿剌海别吉’,朝臣也未必愿意,”他顿了顿,稍稍靠近了些,压低声音,“即使……大汗问话,也不能毫无保留,谨言慎行,总不会错的。”
我讶然看着他,彻底怔忪在原地,喉头涩涩的,竟说不出一句话:想不到他能如此推心置腹,这番话忽必烈当然不会说,额吉察必也没有提醒过我,真金也从没这样劝过……
心绪浮浮沉沉,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儿。我垂下眼睑,轻叹了两声,嘴角却是笑的:“哥哥心意,我记下了!”
安童点点头,回道:“如此便好,我还要当值,先告辞了。”他转身离去,背影完全沐入月光之中,渐渐远去。我目送着他,直至他消失不见,才回去安寝。
*
军队已签发完毕,粮草马匹也已齐备,隘口都设兵把守,秦陇、甘州一带已调遣将领防御,开平、燕京也留兵守备,诸事妥当后,忽必烈决定:北上和林,亲征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占据和林,这是他最大的优势。忽必烈想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汗,夺回蒙古本部势在必行。虽然阿里不哥掌握了汗国大部分军队,但和林饮食用度都赖以漠南供给,一旦忽必烈对他进行经济封锁,他便会十分被动。
七月,忽必烈与诸王也相哥,纳邻合丹,大将霸突鲁、兀良合台率领原东路军和汉地世侯军队从开平出发。
忽必烈出征,虽不是头一次,但这次却意义非凡。胜,他就能将自己的势力伸到蒙古本部,收拢西道诸王;败,漠南一带就将面临阿里不哥等人的围剿。在兵力薄弱的情况下,又远离本土作战,我不由得为他捏了一把汗。虽是历史上忽必烈坐稳了大汗之位,眼下胜负未明,我着实忧心。
大汗出征,怯薛军也从随军扈从。安童、不忽木虽年幼,也都在其列。霸突鲁父子齐上阵,姨母帖木伦担心得不得了,但大汗都亲征了,她还能说什么呢?
大军开拔前,男人们商议用兵方略、粮草补给之事,女人们也不闲着。察必早早就带领宫女们为军士赶制战袄皮裘衣帽了。虽商定是夏秋出征,但这一战要打到何时,大家都拿不准,必要的物资都要备好才是。
额吉忙碌着,我和三个姐姐也来搭把手。忽必烈、霸突鲁等人的衣帽用具都有标配的,但我们也要做一份尽尽心意。
软甲这种大物件我还做不好,但织绣学了两年,皮帽毡靴一类,我已能应付得来。唔,攒下的银鼠皮还有几张,可以给忽必烈做个暖帽了。额吉察必收集了很多废旧弓弦,可以讨了点来为姨夫做个毡靴。至于安童、不忽木,就为他们准备点烟荷包和常用药吧!
给大人们的东西,我随着母亲和姐姐们一起送了。至于给男孩们的小物件,是在他们临行前一晚送去的。
怯薛值房里点着一簇烛火,明灭不定的。屋内一如毡包布置,有几张坐床和两个毡榻,一个书案,不大的房间就被填塞充实。今儿恰巧安童和不忽木都在,东西可以一并送了。
提前跟忽必烈打过招呼,夜里我就在侍从婢女的护送下过来了。安童和不忽木把我引进来,室内灯火昏黄,温馨中透着点暧昧。我瞅了瞅年纪相仿的两枚小鲜肉,不厚道地笑了:来的不是时候啊!
桌上还摊着一本古籍,瞄了一眼,是汉文的,应是他们俩刚刚在研读的。
我捡了一张坐床坐好,安童在对面坐下陪我说话,不忽木吩咐宝儿赤去准备奶茶、炸果子一类的吃食。我也不啰嗦,直接命阿兰将备好的物什拿来。
解开大包裹,把东西一件件摊出来:烟荷包、火镰、疮药等等。安童只是耐心地看着我翻来翻去,并不言语。
我将东西分为两份,把其中一份推给安童:“喏,东西都在这里了,我没上过战场,也不知应该备些什么……”
安童抿嘴一笑,将东西仔细收好,道:“这都很好,公主费心了。”
嗳,又叫“公主”!我不乐意听了,纠正道:“这里没有外人,不用拘礼。”
安童哑然一笑,低声道了声“好”。
我的目光在烟荷包、火镰上逡巡一遍,又问:“这些东西,姨母和别速真是不是都为你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