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红楼死亡不完全手册_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95)

  这些隐秘的心思,李纨藏得很深,她一个年轻寡妇,自然无法对婆母做些什么,因此,她只能嫉妒王熙凤,疯狂地嫉妒王熙凤。

  只是这种心理,她只能压在心底而已。

  无论李纨私底下有多少想法,这年的端午节,王熙凤还是生了一个八斤重的儿子出来。虽然说,不足月,但是落地的哭声洪亮,一听就知道是个健康的孩子。

  贾赦高兴得大吼:我有孙子啦!

  反而是贾琏,到底不是第一次做爹了,记得隔着窗子,问问王熙凤好不好,还特意叮咛平儿,要好好照顾王熙凤。

  而就在王熙凤坐月子的时候,宫里的太妃娘娘终于没有拖过去,没了。

  紧接着,贾敬忽然也死了,跟原著里一样,吞金丹暴毙。

  贾赦已经是平民,所以邢夫人自然不用进宫去,王熙凤产育,自然也不可能进宫,他们那边也只有林黛玉一个,需要进宫致哀。

  因为这位太妃果然让皇家昭告天下,国丧一年。

  宁荣二府,因为贾母王夫人都要进宫,就只能让宁国府的尤氏报了产育,帮着料理荣国府的事情——即便是这样,王夫人也没有把手里的管家权交出来,让自己的儿媳妇李纨搭把手。

  尤氏就是有儿媳妇胡氏帮衬,又如何能够在国丧之中,又要周全地料理自己公爹的丧事,又要顾及贾母王夫人托付给她的荣国府大小事宜?

  就这样,她的继母和两个継妹尤二姐尤三姐就以此为借口,进了宁国府,跟贾珍搞在了一起。

  不说尤二姐尤三姐两人的品|性|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贾珍根本就不想纳这两个女人做妾,别说是他,就是他的儿子贾蓉也是如此。

  尤二姐尤三姐赔上了自己的清白,也不过是得些衣服首饰而已。

  她们其实已经被宁国府上上下下当成了取乐的粉头。

  这一切,尤氏都一清二楚。

  不过,当时的大观园里的姑娘小爷们并不清楚,就是史湘云,因为惜春窝在房间里面守父孝,让她少了一个帮腔的人,未免寂寞,因此,比任何人盼望着,等那位太妃出殡之后,林黛玉能来大观园小住。

  史湘云完全没有想到,她在心心念念地盼着林黛玉的到来的时候,贾琮的羊毛和羊毛,已经卖到了皇帝的手里了。

  其实,在东方,远在十四世纪的时候就有了水转大纺车,原理跟水碾磨相同,一次性能够纺三十二支纱。那个时候,四川人用它纺麻线,因为功效强大,十四世纪的时候,中原人几乎是几家合用一台。

  没错,这种水转大纺车会失传,就是因为它的功效太大!

  问题是,林家的藏书里面有这种水转大纺车,还带图纸,所以,贾琮很不客气地就拿来用了。他甚至花费了足足两万两银子,请工部了几位大牛吃饭,送红包,然后弄到了水力织布机!

  因为不是军工机械,加上东方人对这种仪器的态度,这几位工部大牛刚开始的时候,谁都没当一回事儿。

  但是,有了这两样利器,贾琮,不,应该说,贾家父子很快垄断了北方的羊毛面料的生意。

  用比别人高一点的价格去草原上收购羊毛,用比别人低一点的价格往草原上倾销羊毛面料,哪怕皇帝强硬地下令要求贾家的赋税必须是一半银钱一半实物,贾家不但一个铜板、一尺布头都没少地上交了,还帮下面的工匠都缴了丁税,包括女人。

  没错,皇帝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收女人的人丁税,他觉得,能把男人的人丁税收上来就很不错了,但是贾琮表示,他手下女人和孩子比男人多多了。最后,很得皇帝宠爱的北静王就出了个主意,说打个折,因为女人只能算半个劳力,所以,这人丁税,只能算男人的一半。

  可饶是如此,那一年,贾琮的手下上交的人丁税,比得上山西一省!

  贾琮到底是知道父亲的,因此求了皇帝,表示,让贾赦试试水,前三年,照样免税,第四年开始,贾赦把产业经营起来了,家业走上了正规,再开始依法纳税。

  皇帝看到了“钱景”,自然没有不依的。

  贾琮是御前待诏,他能请动工部的那几位大牛,但是这几位大牛,人家虽然是工匠都是吃着官粮的朝廷官员,哪怕是伎官,也就是技术官员,可是一般的商人,能请动他们吗?他们傲气着呢。

  要不是贾琮是探花出身,又是御前待诏,品级比他们高,加上事先又跟皇帝打过招呼,因此,他们未必会愿意出手,更别说,如今,他们算是技术入股。贾琮手里那些闯草原的家奴,从十五岁起给他干活,要干到四十岁,也就是满二十五年才能够拿到顶身股,开始领分红,可是这些官员却是领着干股,每年贾琮给他们每人一千八百两的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