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战八方_作者:Yana洛川(133)

  怪不得他们的好父皇只是哭了几天就安生下来了,原来是打的是这么个主意。

  冷笑一声捏了捏眉心,涂景珏心里竟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也是,那位心里的儿子只有一个,就算现在皇帝是自己,也还是要给他心爱的儿子让路的。

  只可惜,他们好像没有看清现状,如果在他刚登基的时候有这种气候,只怕当时就能将他从皇位上拉下来。

  至于现在,呵呵

  暗的布置早在之前就随着那些贪官们被大乱了,现在仓促起事,真当他治下的百姓都愚昧无知吗?

  等涂景阳赶回京城之后,涂景珏直接将他的猜测说了出来,皇城里坐着的那位有他看着,至于在江南兴风作浪的人谋反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义忠亲王已经死了,就算那人是涂景瑞,也和他们扯不上关系,这个九族还不是他们按上去哪个是哪个?

  如果义忠安安生生的躲在民间,他又怎么会这么快看出来端倪,当了几十年的准太子,怕是连脑子也一块儿丢在了女人身上。

  一回来就听见这么大一变故,涂景阳也没有推辞,直接带了人又去了江南,当然,这次是以商人的身份过去的。

  造反需要的是什么?

  银子!

  如果不是因为缺钱,义忠也不会在江南大肆贪污以至于让他们抓住把柄直接端了,现在又掀动那么多百姓,没了银钱可支撑不了。

  可是,这大庆朝最有钱的除了国,那就是他涂景阳了,江南的铺子收的差不多了,想从他里抠出来银子可没那么容易。

  京畿一带的气氛紧张了起来,涂景珏往江南一带派了不少兵马协助,然后在京城稳如泰山,顺便还时不时给皇宫里消息闭塞的太上皇透漏些消息。

  听到他心爱的儿子要夺权就这么高兴,那以后知道那人死于非命是不是也要陪着他一起走啊?

  讽刺的勾了勾唇角,涂景珏踱回御书房,然后接着批阅奏折。

  他每天都有一堆折子要批,可没时间和陪这父子俩演戏,等一切都尘埃落定,他再过来好好欣赏也不是不行。

  幼时母妃受的苦他本不欲再追究,既然这两人愣是要冲上来,他也不介意让他们也感受一下什么叫绝望。

  朝堂上的事情和边关没有太大关系,就算是那边真刀真枪打起来,只要没有皇帝的调令,他们也绝对不会轻易回京。

  镇守边关和被贬到函谷关,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在函谷关时谢琼虽然也是守将,但是现在鲜少有异族能突破层层关卡打到函谷来,所以他在那里可以说是被闲置了起来。

  但是西北这边不一样,但凡这边有一点儿异动,外族就能察觉并且立马率兵打过来,边境几十座城的百姓们生活靠的就是强大的西北军。

  不过虽然没有回去,但是谢琼也没少关注京城和江南的消息,一来是京畿军营有变动的话谢家跟着也会有变动,而来就是林家。

  也不知道想了些什么,知道江南有人造反的时候林暄吓的脸都白了,如果不是强忍着不能离开,只怕他当时就回了扬州。

  林暄只是一个普通人,不知道这其的弯弯绕绕,但是他知道,如果真的起兵造反,最先遭殃的就是当地的父母官。

  尤其是皇帝任命下来的大官,那就是给叛军恐吓百姓送上去的人头。

  他经历过安史之乱,异族进攻的时候他不怕,但是他怕家里会出事儿,有胆子造反的人肯定不会顾忌官员的性命,这么一来,万一打到扬州了该怎么办?

  好在最后谢将军实在看不下去,又拉着他好好说了一下本朝的兵力布置,不说各个军营都是当今圣上的亲信,就算有人起兵造反,江南历来富庶之地,那边的官兵还能挡不住一群乌合之众吗?

  有兵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这次意图兴风作浪的人根本没有那个本事起兵。

  原本有资格调兵遣将的都在之前的动荡之全部铲除,现在换上去的都是圣上精心挑选的,不光政务做的好,对皇帝的忠心也是毋庸置疑。

  这么多年的励精图治不是没有用处,江南几年没有因为天灾而损失惨重,百姓也不都是没脑子的,就算再煽动,最后乱起来的也只有那么几个,最后还都被街坊邻居绑到衙门去了。

  兴师动众最后却只弄成了这样,和一场闹剧无异了。

  为了让林暄安心,谢琼特意将事情说的轻松了些,好在林暄在确定要造反的人没有兵的时候就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