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战八方_作者:Yana洛川(134)

  没兵还想造反,那些人脑子有病吧!

  清楚江南的局势尚在控制之后,林暄也恢复了每日练兵遛马练兵遛马的日常,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个老婆在一块儿的始终终于不再打架,而且还能让他挨个儿上去在草原上狂奔过过瘾了。

  要一下子将隐藏在江南和京城的蛀虫揪出来有些不太可能,因此涂景阳也做好了短时间内去不了西北的打算。

  依旧是一月一封信,和家书一样有规律,林暄只是不舒服了那么一会儿就想开了,以前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和以前一样好像也没什么。

  而且,他也没心思将过多的精力花费在儿女情长之上。

  被打到北边的异族们两年就能养好生息,如果不抓紧在这一段时间之内练兵,等以后和外族骑兵对上,他们可就堕了天策的威名了。

  尽诛宵小天策义,他们守的不只是哪一个具体的朝代,而后身后无数看着他们以他们为豪的百姓,守的是太平盛世。

  年时间,足够林暄将天策带的初成气候,也足够外族们做好准备卷土重来。

  连续几年的小打小闹之后,这一年的秋天,整个西北异常安静,一脸几个月没有外族骑兵的骚扰,林暄知道,那些外族极有可能在今年冬天大肆进攻。

  那些马背上的民族在北边的草原上不是活不下去,大庆朝和他们有交易往来,草原上的东西在原很是吃香,凭着贸易足以让他们撑过寒冷的冬天,只是日子艰苦一些罢了。

  但是交易哪儿有直接抢来的快,还要拿自己辛苦打来的东西去换,实在是得不偿失。

  这么想的外族人不在少数,所以,交易虽然一直没有停,但是真正抱着交易目的的外族人却越来越少,更多的还是过来打探消息的。

  一早做好的准备,西北军的气氛一日比一日肃穆,斥候营的探子们整日整日的在草原上行走着,随着冬天越来越近,遇见外族人马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等他们的粮食快吃完了,恐怕就是大军南下的时候了。

  自从上一次西北军大发神威将外族赶到了北边,边城的百姓安安生生过了几年,这次听到消息说可能会有外族来犯也没有和以往一样惊慌失措。

  西北军还在这里,那些蛮子进不了城,他们只小心一点不出城就好了。

  因为今年情况特殊,所以谢琼一早就上报朝廷拨军饷,等到这边一下雪,万一粮草运不过来,他们就只能借百姓的粮食了。

  对战事从来不敢掉以轻心,皇帝批复的折子很快就送了回来,谢琼一直皱着的眉头松了一些,然后起身去看天策军如今怎么样了。

  那一群狼崽子们被阿暄这么训练下来,终于也能咬人了,就让他看看,这耗费了那么多精力练出来的精兵最终能长成什么样子。

  将心思全部放在了即将到来的战事之上,林暄许久没有关注过朝廷的事情,更不用说自荣国公去世便不怎么在意的荣国府了。

  正因如此,他也不知道薛家最终还是去了京城投奔荣国府,但是却不是因为薛蟠打死人惹上了官司,而是家产基本被败光了,他们一家在金陵城过不下去了,只能去京城寻亲。

  第63章

  最后的反扑最是烦人,但是就算他们再怎么折腾,也绝无可能在江南再掀起什么风浪。

  太上皇久居深宫无法与外界联络,就算勉强送信出去,递过来的有能是什么紧要的消息?

  几年前能将江南官场肃清一遍,皇帝对朝廷的把控已经远超太上皇最后在位的那几年,还当太上皇是以前那个只遮天的皇帝,这是涂景瑞犯的最大的错误。

  涂景阳人在江南就能保证江南官员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他也会给那些意图给朝廷找麻烦的人来点儿教训。

  这边的蛀虫少点儿,以后他们家皇兄也不至于有事儿没事儿把他喊过来,以前还好,他以后可没时间在这儿耗着。

  不过,宁安王爷毕竟只是一个“闲散”王爷,唯一能让人看上的也就是他底下那数不清的铺子了,简而言之,涂景阳已经快穷到除了钱什么都没有了。

  薛家大部分的铺子都被他收入囊,皇商家族没了才能匹配的人,就算他不出,那些东西也留不住,还不如一块儿进了国造福百姓。

  想着薛家如今的情况,涂景阳啧了两声,如果他们家那位姑娘再大个几岁,未必不能多守住几间铺子,可惜一个小姑娘就算心智再成熟,在家产之上薛家也不会让她多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