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之烽火录_作者:洪堡鱿鱼(48)

2019-04-09 洪堡鱿鱼

  慕容复抬头朝他望了一眼,含笑招呼道:“邓大哥。”想来早已听见他于院内徘徊的动静。

  “非也,非也。”包不同“哼“一声,笔下不停,头也不抬地道,“想当年公子爷攻书,却不曾找过我老包代笔。如今官架子可大。”

  “前日常朝,范大学士奏对割让西夏六寨一事。我当场驳了几句,逼得他下不来台。谁想他回去便连夜赶了这一大篇劳什子,一本递到皇上面前,逼得我不能不答一奏折。”慕容复苦笑。“打仗带兵我行,笔头官司我不行。说不得只能累三哥捉刀。”

  说着,他向邓百川一顿首,道:“邓大哥账目盘点完了?”

  “回公子爷,帐对妥了。”邓百川应道。“明日一早就呈给公子爷过目。”

  “辛苦风四哥了。”慕容复点头道。“下了船不及休养两日,便急着赶来东京相见。”

  “风四弟下船时探听得一消息:传闻明年,泉州便要设市舶司,彼时必然要对船只货物课税,因此不敢耽搁,匆匆赶来东京向公子爷回禀。”邓百川道。

  慕容复略一沉吟,道:“海事虽稳赚不赔,但现在打点当地中人,却也要花费重金。倘若收归官家,对咱们倒不一定是坏事。”

  “我也是这么想的。”邓百川点头赞叹。

  慕容复一颔首,随即转开去道:“邓大哥这一趟自家中来,邓大嫂可好?阿朱、语嫣可好?”

  说到“语嫣”二字,他紧蹙的眉心稍稍舒展。

  “托公子爷的福,都好。” 邓百川笑道。“听说我要来东京,两个小妮子闹着要跟来,我好说歹说劝住了。”

  慕容复叹道。“要是让舅妈知道,少不得又要生一场故事。”

  这时包不同忽将手中笔杆重重往桌上一拍,怒道:“荒唐!”

  邓百川俯身望去,桌上摊开一份内廷抄录的范纯仁奏折。一眼瞧去皆是“柔者德也”“以陕西生灵之故”等语,后边附着一本后汉光武报藏宫、马武书。

  定睛默诵完毕,他一时哭笑不得,隔了半响,终于笑叹道:“也难为他了,竟寻出这篇东西来驳你。”

  包不同如无头苍蝇一般,气冲冲满室乱转,愤然高声嚷叫:“什么‘民生疾苦’!什么‘不如息兵’!摊上这帮文人相公,不知兵事,指手画脚,事到如今,我却明白前朝狄青狄将军的下场是怎么回事了!”

  “新法之废,旧法之立,已沦为朋党之争。割地求和,不过也是党争。”慕容复叹道。“‘仁义’二字,翻来覆去,大家空谈而已。难道束手就戮,割地求和,令民宛转就死,便是仁义?”

  他提起墨壶,往砚台中注了几点清水,执墨条缓缓研磨,出了一会儿神,道:“我却不懂,汉人的仁义之心是什么道理。”

  邓百川不能接这话。他默然片刻,试探地道:“倘若能趁此变乱之机,经营西夏势力,大约也可对我有所裨益。”

  慕容复挪过一页废纸,提笔模仿包不同笔迹试写了几字,边写边徐徐道:“邓大哥有心了。只不过,我也算与他们打了几年的交道。西夏人上至皇室,下至平民,生性阴狠善妒,反复无常。复国大业,恐怕不可指望。”

  邓百川不再多言,一躬身,道:“是属下考虑不周。”

  慕容复默然片刻,道:“西夏人独畏大辽。自澶渊之盟,大宋与辽,已七十余年不兴兵刃。辽国君主耶律洪基一向与汉家亲好,联辽抗宋只怕亦非易事。我听闻辽宋边界,有汉儿游民,心向汉家;深入辽国境内,亦有汉人义军势力。若能先借大宋之力剿灭西夏,使其两败俱伤;再收编抗辽义军,为我所用,则辽国亦不足为惧。彼时,我于江南、山东二地的慕容义庄羽翼已丰。里应外合,顺势起兵,复国又有何难。”

  包不同、邓百川闻此语皆脸色肃然,齐声道:“公子爷深谋远虑。”

  “山东、江南二地,慕容义庄草创一事已有眉目。接下来收编游民、开垦阡陌、秣马厉兵,还要劳烦二位哥哥奔走。”慕容复道,说着袍袖一拂,于案前坐定,拂纸执笔,道:“三哥,你念我写罢。”

  包不同应了一声,于案前踱步,冥思苦想起来。

  邓百川见状出言告退。他正要退出去,慕容复却忽然叫住他,道:“后日我去一趟江宁,为王介甫奔丧,再去洛阳。劳烦邓大哥安排备马。”

  ============

  太阳已经西斜。满园皆是馥郁的牡丹香气。丐帮弟子三三两两,聚在一处猜拳、垂钓,投壶,有说有笑,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