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章、一枝花选婿--74 第五一章、斗诗话风流---98
第四〇章、围困银坑山--76 第五二章、双姝论儿孙--100
第四一章、二帅下战书--77 第五三章、流芳在人间--103
引言
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孕育了无数的英雄才俊。虽然由于制度的束缚,古代的女中才子较男性才士少了很多。不过钟灵毓秀,历朝历代还是涌现了一些冰雪聪明的扫眉才女,最著名的有:卓文君、班昭、蔡文姬、谢道蕴、苏蕙、上官婉儿、薛涛、李清照、朱淑真、徐灿等。
今单表一位未载入古代正史的巾帼秀士。此人美丽绝伦,聪明颖慧,才兼文武。关于她的传奇故事,至今仍为两川百姓所津津乐道。
上卷
第一章、女公子习射
某朝某代,在古蜀国的中心地带,有一个绵竹古城。此地因濒临绵水两岸,多竹,故命名为绵竹。绵竹被誉为“华夏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青山绿水环绕下的绵竹古城,内有一个闻府。
闻府的大院子里,有一个小少年正在习射。
但见他轻移脚步,摆开架式,定神屏气,向百步外的箭垛,嗤嗤嗤的连发九箭。真是: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箭箭射中靶子红心,九支箭都从同一孔中穿透而过。
围观者大声喝彩,仆人闻龙更是兴高采烈大声欢呼:“恭喜闻舍人练成百步穿杨之功!”
小少年面容俊秀,面对众人的夸奖,他回眸一笑,自谦了一句,“熟能生巧罢了。”
这位习射的美少年是谁?关于他的身世,闻府大院里有两种说法。大多数人说,他是闻家的干儿子,所以人们都叫他闻舍人;少数人则说,他叫闻舍人不假,但其实是闻家亲生的,他在学馆里名叫闻胜杰。
那么闻家主人是何来历?
闻家主人是一位武官,姓闻名确字石甫。现任四川绵竹关守备,卫中世袭指挥。他曾中过武举,跟随先皇征伐辽东,立下过汗马功劳。如果不是因某些战功被他人冒领,朝廷授封于他的军衔,应该不止于参将而已。
闻参将娶妻姜氏,姜氏中道亡故,留下了一双儿女。参将为人豪爽,不拘细行。姜氏走后,他亦未再续弦。不过房中尚有一班歌姬,吹拉弹唱,生活倒也自在。
第二章、少年中秀才
上述射箭的这个美少年,的确是闻参将亲生的。不过他非男孩,是个女公子,名唤斐娥。闻斐娥生得青黛美目、丰姿秀丽,却从小爱扮男习武。由于假扮男孩久了,孩子们便都认真了。有一天,一群在学馆里念书的小男生,看见这个假小子长得蛮可爱,便拉进学馆里说:“你一个小男孩,貌若潘安,怎么不来读书呀?”假小子说,我在练武呀。男孩们说,为了练武就放弃读书,不是太可惜了吗?假小子想,对呀,我也可以读书。于是,她便暂停习武,捧起书本,摇头晃脑地读起书文来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哇,读书原来有这么多的好处,从此,她再也放不下书本了。
不过,对于习武,闻斐娥可没有完全放弃,她只不过是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学文罢了。每当放学回家,或者节假日,她还是会抓紧练功习武,譬如骑马射箭的功夫就是在假日里跟父亲学会的。所以准确的说,她现在是学文、习武两不误,双管齐下。
到了十四岁那年。有一天,正逢提学官到下面来廵视督查。趁报考童生之机,斐娥便自改其名为“胜杰”;又按士人习俗,自拟表字曰“俊卿”。
改名“胜杰”,含胜过豪杰男士之意,可见其心志之高;表字 “俊卿”,也拟得字如其人,人如其字,足见其才思之妙。
从此考生名册上,便有了“闻胜杰,字俊卿”这个名号。
童生考通过后,闻胜杰又开始了考秀才的努力。
她天天混在男生堆里,与他们一起念书,一同备考。很快,两年过去了。 殊料闻胜杰聪颖灵悟,记忆力超好,此时的她已学得满腹珠玑 。
到了她十六岁那年。先生带着童生们去府里考秀才,通过正試和复試两场,终于榜文公布,名次揭晓:闻胜杰院试成绩优异,名列案首。
先生见自己后收的这个弟子如此争气,便第一时间跑去闻府,把喜讯告诉了参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