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归正_作者:自产自销(38)

  “你情愿继续留在肖申克,也行。但是,我要看到,你展现出一个被授予畜牧业本科学位的人,应有的价值”

  老布以为自己的听觉出现了问题,毕竟,自从1928年,他凭借学历当上图书管理员以后,没有人再提过这个字眼。

  似乎,连他都在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里忘记了,布鲁克斯·海特伦也曾经是养殖公司里,说一不二的技术专家;也曾是学识渊博、受人敬仰的“海特伦先生”。

  他不敢承担一丝欺瞒狱警队长的嫌疑,连忙解释道:“哈德里先生,我……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碰过专业了,对不起您的信任……您要是觉得我在图书馆做的不好,我去打扫卫生、捡拾废料都可以……”

  他战战兢兢的神情与近乎哀求的口吻,令拜伦摆摆手,打断了他未尽的话语。

  狱警队长平淡的语气里,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量:“海特伦,你抬头看着我 ”

  说着,他用食指在太阳穴上轻点数次:“这里,才是价值。你的体力会被岁月消磨,智慧却恰恰相反,只因时光的洗礼,愈发精炼”

  拜伦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布鲁克斯的身前,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图书馆缺的资料,你去找特劳特要。我也不指望大学教授的水准,只希望,两周后,肖申克养殖队的培训,如期开课”

  至此,监狱图书馆已被悄然改造,变成拥有两位教识字、打基础的专员,另两位在中学文科、理科的授课上各司其职,以及一个养殖技术专项讲师的,肖申克继续教育基地。

  主修商科的前金融界大佬安德鲁·杜弗兰,包揽初等教育的数理化课程,自然不成问题;就连常年默默无闻、缩在角落里的老布,都在擅长的领域,大放异彩。

  狱友们对未来能够养家糊口的技术,求知若渴,而布鲁克斯干瘦的身躯,如同枯木逢春般,重绽生机。

  老布的变化,众人都看在眼里,而省下巨额积分的安迪,以三天一次的频率与外界交换着信息。无人知道,彼得·斯蒂芬名下,仅仅是账面上的财富,已然达到六位数。

  1948年夏末,刚刚带着宝贝儿子,从亚利桑那考察归来的拜伦,再一次接到休伯特助理的紧急呼唤——又有人指名道姓地要求,哈德里设计师作为项目负责人。

  “一家私人收藏馆?”拜伦接过任务书翻看起来。

  细则里面列举的藏品名录,令拜伦大感意外——十几幅伦勃朗的画作,尽管其中并无闻名世界的巅峰作品,但出自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全能画家之手,又岂会平平无奇。

  再接着往下看,德加、莫奈、雷诺阿的名姓交叉出现,总共近四十幅佳作赫然在列,身为印象派爱好者的拜伦,顿时感觉这张薄薄的纸,重如千钧。

  向来果决的拜伦,难得有些犹豫,他抿唇深思半晌,问道:“吉米先生,您能否说说,为何选中我来负责,如此重要的珍宝馆设计”

  对方在哈德里沉默的过程里,还有几分忐忑,如今见他并非不愿,而是太过慎重,便笑着说:“这家收藏馆的主人,有幸得知您对工业革命以后的画作,很有见地;同时,非常偏爱您的塑造风格……

  他说过,既懂行,又深爱,设计师非您莫属”

  作者有话要说:

  *老布的形象在电影里特别令人同情

  但是根据原著里的以下描述

  我还是让拜伦队长怼了他一顿(小天使们,轻拍啊)

  布鲁克斯·海特伦生于1885年

  获得畜牧业学位

  1923年因赌博失利,杀害妻女

  (一级谋杀是我口胡的啊,但是想来这么重的罪,不可能是二级吧)

  1928年当上图书管理员

  不管他有什么苦衷

  赌博真的会让人丧失理智、灭绝人性

  他的晚景凄凉固然可怜,罪行亦可恨

  不过啦,拜伦会让他在肖申克继续发挥余热

  (受罚是赎罪的一种,戴罪立功也是)

  老布未来会有一个好结局的

  ps:因为影版和原著对老布的入狱时间描述不同

  我在14章捉了虫,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重看一下

  *伦勃朗: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

  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伦勃朗早年从师P.拉斯特曼,1625年在家乡开设画室。

  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