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归正_作者:自产自销(4)

  第二天,拜伦就收到签了字的离婚协议——苏珊决定带着半数的财产离开,放弃全部抚养权和探视权。

  一个星期后,他听到社区里传闻,工程师杰克·格林携着一位金发碧眼的美人,急匆匆地登上飞机、奔向北面的邻国,似乎是一去不复返的架势。

  低头看了看自己腰间别着的配枪,拜伦有些无奈地笑笑:‘这些人,可真是过虑’

  作者有话要说:

  期末季的时候无意翻到D14大大的文,惊为天人,一眼万年

  可惜,文真的太短了,感觉每段字都有能脑补出一个章节的留白

  三刷过后,连评论都看完了的我陷入文荒的恐惧

  一边背landsat 7波段范围背的头痛,一边满腔热血无处挥洒(对夕阳红爱情的爱恨交织哈哈哈)

  后来,我想,我是个成熟的读者了,我要学会自己用肉jiojio码字囤粮!!!

  所以,谨以本文,向我最爱的(小声说:……之一)作者D14大大催新坑!!!比心心~

  第2章 第二章

  说起来,刚离婚的时候,拜伦心中多少是有些怅然的。尤其是,当他一个人,在剧院的楼座静待交响乐团登场,而身旁那个价格不菲的座位,空无一人。

  想到这里,拜伦自嘲地笑笑:‘是的,如今,几十美元对我来说,也算得上是价格不菲了’

  升任狱警队长以后,即便一天都不缺勤,他的月薪算下来也只有六百美元。好在这个年代,生活成本算不得高,简单的吃吃喝喝,用不了一百美元就可度日。

  真正令他捉襟见肘的,还是孩子的事。

  根据原身遗留的记忆,他们哈德里一家,自世纪初从英格兰移民而来,父母已去,只有一个兄弟,早年离家出走去西部追梦,音讯全无。

  换句话说,作为一个经常需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单亲老爹,谁来带孩子,就是令他倍感头痛的结症。

  还好,5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幼儿托管体系已然较为完善,只要是超过8周的孩子,都有专门的保育人员,提供相应的照看和早期教育。

  拜伦怀抱着乖乖巧巧的胖儿子,一家家机构亲自走访了一圈。最后选中了能接受他家这种不定时“走读生”的兰奇利托管中心。

  像阿奇伯德这么大的婴儿,每四个孩子配备一位保育员。当然,高质量的服务从来都不便宜,以后拜伦月薪的八成,便要投入于此了。

  抱着血脉相连的小婴儿,轻轻捏一下他藕节般的小肉胳膊,形象完全符合美国硬汉的哈德里队长,内心柔软得像颗棉花糖。

  因此,在阿奇将要满周岁的时候,再回想起现在可能已经是格林夫人的苏珊,拜伦对她没什么不满。

  毕竟,就像她抱怨的那样,天生慢热的自己,的确算不上,知心的好丈夫。

  若说,他有什么想替自己申辩的话,那也只有一条——他,拥有罗德岛设计学院M.Arch学位,27岁便以外国人的身份获准加入AIA,绝不是什么不学无术之人。

  事实上,他每天抽出的点滴空闲用来看书画图,并非只是找借口躲开妻子的“纠缠”。

  而是,一朝被送回七十年前,他平白年轻了三岁,增高了十几厘米,却也失去了,凭着真本事拿到的注册建筑师资格。

  异乡苦读十载,其间艰辛不足为外人知。

  哪怕,他如今连高等学历都没有,他也绝不容忍自己,只能站在曾经的母校门外眺望。

  当个月光族的狱警,并不在他的人生计划之中。

  因此,在摸清原本的人际关系和职务事项之后,拜伦很快就抽出时间,利用他少的可怜的资源,找到了如今刚成立不足20年的NCARB,不卑不亢地请求一份参考资格。

  或许是,他身上那份与简历上一串“c+”“b-”并不相符的从容淡定,全美建筑注册机构在缅因州的几位理事,没有直接叫保安把他赶出去。

  拜伦自然不会错过这份难能可靠的机遇,他顺利通过了五位胖老头的联合面试——多么刁钻的问题,他都能给出一份足够专业的回答。

  几个建筑领域的老前辈面面相觑、啧啧称奇,目光在眼前这位身高超过六英尺、气宇不凡的应试者和他惨不忍睹的高中毕业成绩单中来回游移。

  不过,现在是许多大学尚未开设建筑系的年代,AIA中从不缺乏来自民间的天才和大师。

  因此,坐在正中间的那位须发皆白的协会理事,跟几位同事确认过眼神,便开口道:“哈德里先生,我们承认你对建筑领域颇为熟悉,也有很多新意十足的思考,但相应的流程还是需要你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