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陪伴了她十六年的大个子纽芬兰犬。卡洛浑身长满红褐色卷毛。它是艾米莉的父亲爱德华送给她的礼物,目的是为了陪伴她到野外树林里独自散步。从此以后,艾米莉不再孤单。她和卡洛在一起,相依相伴生活了16年。卡洛去逝以后,艾米莉再也没有养过狗。
“卡洛去逝以后,艾米莉再也没有养过狗。”我重复念着这句话,突然扔下笔,跑出屋子。玛格丽特跟在身后。那时玛格丽特还没有变成一条鱼游向大海。
我们最爱走进深秋的森林,去看彩色樱叶满山坡犹如绣毯。厚厚的踩下去,悉悉簌簌渐行渐远脚步的声音,留不下任何印记。记忆中深秋的红叶,似乎总是阳光闪耀下元宝枫和黄栌的颜色,现在知道了,善始善终的樱,春天开一片粉色樱花海洋,秋天铺一地斑斓彩叶绣毯。自在雍容,并不在意所有人能懂,只是不经意间吸引你的目光,有一种力量呼唤你走向落樱深处。
金银忍冬也将落尽秋叶,留下满枝累累珊瑚珠果宛如童话,令人不由得怀念起自己曾经的浆果时光。童话还远不止于此,就在后山的那片树林,集合了所有令我痴迷不已的美丽的色彩。每一棵树,都在脚下落一地自己的颜色,自己的形状和质地。每一种颜色,同一色系的,不同色系的,都有微妙精细的差异。每一种形状,针形的,柳叶细长形的,圆形的,心形的,扇形的,枫叶形的……各不相同,这增加了颜色的纷繁变幻。每片落叶,都是一个色点,无数不同质地的色点,组成一幅最自然又最纯美的油画。无法描述那种美,只能一次次地象着了魔一样,在那幅油画里慢慢踱步,不住惊叹。哪怕是在梦中经过,你也要回头的吧!
我对玛格丽特说,万山千山走遍,才发现最美的地方,其实就是家所在的地方。
艾米莉一生只匿名发表了七首诗。在安默斯特,“她当时只不过是镇上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独身女子”。墓碑上写着“回想”二字。
乡邻们眼里的艾米莉是一位园艺家,侍弄了满满一园子的珍奇花草,雏菊龙胆,栀子茉莉。她写道:我们已经到了九月,可我的花仍像六月一样怒放。安默斯特已经变成了伊甸园,闭上眼睛就等于旅行。还留下了亲手制作的精美植物标本,从玉兰、风信子和蝴蝶兰,到蒲公英和车前草之类的小野花。她寄给朋友的书信,也常别上一朵小花。
艾米莉与朋友通信时说过:情感就像面包,引不起人的注意,直到我们挨饿的时候,才梦想拥有它们。从明天开始,学习做面包。你能想象我卷起衣袖,优雅地搅拌面粉、牛奶、小苏打等等材料的样子吗?
1856年,26岁的艾米莉·狄金森在当地的农产品集市上,获得了面包烘焙比赛的第二名。获奖作品是黑裸麦玉米面包——一种用黑裸麦、粗磨玉米粉、黑糖蜜制作的深色主食面包。
要把这种面包做好并出类拔萃其实很不容易。那时的玉米粉不像现在磨得像面粉一样细,只是经过粗磨,用手一捻会有硬硬的颗粒感。必须先用开水烫熟成糊状,做成汤种后再使用。而裸麦粉和玉米粉混合成的面团几乎没有筋性,不利于发酵贮存空气,用它直接烤制出来的面包扎实坚硬。也许她会加入蒸熟的南瓜,或者将土豆碾成泥后揉入面团以改善口感,或者加入自己用近一个月时间培养出来的葡萄干酸面种,使烤熟后的面包变得松软可口。这都需要细腻缜密的巧思以及过人的耐心。在当地人眼里,她更像个出色的面包烘焙师。
虽然很少出门,她会把自己制作的糕点通过邮寄的方式,赠送给远方的朋友。她的烘焙,是诗的另一副面孔。
就像她的植物一样,艾米莉也喜欢收集来自远方的奇异食材:椰子,巴黎的巧克力之类。她收集巧克力的包装纸,上面印有谜一样的美丽图案。
她在厨房里忙碌,乐此不疲地烘焙食物——做面包和饼干给所爱的人是她表达爱的方式。她是父亲的烘焙师,据说她的父亲只爱吃她做的面包。
糕点制作激发她的灵感。她把即兴创作的诗歌写在蛋糕配方的背后,然后随手扔进一个樱桃木小盒子里。她把诗句写在卡片上,放在送人的花束里,也放在装满饼干或面包的篮子里。当她的嫂子和最亲爱的朋友苏珊在巴尔的摩教书的时候,做了糕点送过去,卡片上写着“能赠予你所爱之物,我幸福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