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得太子爷那边人心就不涣散一样,到底这关系到皇位更迭,在皇位更迭面前,其他事情都不是最重要的了。
可往日里温和雅致的太子爷,这次异常的强硬,硬是把噶尔丹的残余打到跪下叫爸爸,这才班师回朝,一同被运回来的还有康熙的梓宫。
接下来,仿佛还带着一身血腥气的太子爷,就被簇拥着登上了御座。
不管是从哪方面来讲,皇太子都是皇朝的正统继承人,尤其是现在皇太子仍在,而且先帝还没有立下遗旨的前提下。
——要是康熙先前立下遗旨,而他的候选人不是太子爷,那就有趣了。
嗯……就算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太子爷也不会允许这份遗旨面世的。不过转念想想,即便康熙有立遗旨的机会,就目前的情况来讲,他如果没有昏了头,那么遗旨上写的必定还是皇太子。
如此,太子爷登基,改年号为承庆,册封太子妃石氏为皇后。
尊坤宁宫‘赫舍里氏’为皇太后,移居慈宁宫,宁寿宫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康熙后宫的妃嫔自然是各往上抬一级,从东六宫移居到西六宫——这些都是按照流程来的。
至于现如今还住在阿哥所的先帝的阿哥们,这个还不着急施恩。
只有一点,自己阿玛做皇帝,和自己兄弟做皇帝,那必然是会有很大不同的。同理,对嫔妃们来讲,自己的丈夫做皇帝,和皇后的儿子做皇帝,那简直是太不同了。
唯一没觉得有多大变化的,就只有从太子妃进阶成皇后的韩梅梅了。
因为‘赫舍里氏’病弱,慈宁宫还需要修缮,所以‘赫舍里氏’就还并没有立刻就移宫,韩梅梅也就没有从毓庆宫搬到坤宁宫去,胤礽那边也只是在乾清宫办公,其余时间还是会回到毓庆宫,甚至于他都开始考虑修缮毓庆宫了。
——毓庆宫说是东宫,其实还蛮磕碜的,真要论起占地面积的话,是不能比上乾清宫的。可乾清宫只有康熙一个人住,毓庆宫可是太子一大家子住,好吧,这里的一大家子目前正经主子,也就只有胤礽和韩梅梅,这么一来还算宽敞吧。
所以说,韩梅梅的日常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可真是身在福中呢。
承恩公府,新封为承恩公的石文炳,刚从前院回来,和舒觉罗氏刚说了两句话,舒觉罗氏就冷不丁来了句:“皇后娘娘她不会像先前那样,还隔三差五的回娘家来吧?”
石文炳慢了一拍才反应过来,这‘皇后娘娘’说的是谁,可不就是他们家大格格。说来他们家大格格这头衔变得可真够快的,才成为太子妃没两年的就成为皇后娘娘了。好吧,现在不是感慨这个的时候,回到福晋说的事情上,这个就更能感慨了——
他们家大格格做太子妃那会儿头回,就那么理直气壮的偷溜回来时,可把他们吓得不轻,差点以为太子妃能这么普普通通的回娘家(其实一般的人家,嫁出去的姑娘也不能这么隔三差五的回娘家,不然可就不会有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这句话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现在成为皇后了,这个,“应该不会吧?”
舒觉罗氏沉默良久才说:“等她有了孩子,肯定就会稳重了。”
只是现在是国丧,这国丧里肯定是不能有孩子的,所以只能这么先寄语着吧。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你们都没想到吧,只能说这件事里有太子推波助澜的成分在,成王败寇而已【冷漠脸】
总觉得这篇文就要完结了呢,远目= =
晚安.
☆、第二十六回
舒觉罗氏果然言中了,韩梅梅在有孩子前,还是不那么稳重。换句话说,韩梅梅还是隔三差五的回娘家。
往好的方面看,并没有以前那么频繁了。
到底是做了皇后,和做太子妃时不能同日而语了。
想想看韩梅梅做太子妃时,只管管着毓庆宫的一亩三分地,而康熙的后宫那边,虽然‘赫舍里氏’不顶用,可宫权都有四妃掌管着。可现在做了皇后了,上到宁寿宫的太皇太后,下到西六宫的太妃们,那事事基本上都能归皇后管了,职权大不同了嘛。
嗯……
似乎对韩梅梅来讲也没多大的不同。
俗话说“天塌了有高个的顶着”,对韩梅梅来讲,在她前面事事都有胤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