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拜祭过牌位之后,便携丫头们去城外的尼姑庵打醮,一是祭祀母亲,二是为父亲祈福。林如海因公务繁忙不能亲自送女儿过去,不过他倒是派了很多人马跟随。由李峰带头,跟着好几个管家并许多小厮开路,后面则是李峰媳妇带着许多妇人,还有许多的丫鬟,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黛玉坐的是一辆八宝璎珞车,周航也跟她一起。后面是紫鹃和雪雁的车,车里除了紫鹃雪雁,还有一个丫鬟,便是慧儿。因为盗窃、谋害无辜、罔顾人命等罪,她的母亲及两个兄弟都被判了斩首之刑,秋后便是问斩之时。慧儿没有再去看他们,黛玉倒是他们一直闹着临死之前想再见女儿、妹妹/姐姐。黛玉征求了慧儿的意见,慧儿念着生恩,只是派人送了一套被褥几件衣服,并让人告诉母亲,既然卖了她便再不相干。
至于,她那一兄一弟,更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慧儿病好了之后,黛玉便将她接到自己院里,平时做些轻巧的诸如绣花之类的活计。渐渐的发现慧儿但是个不错的女孩子,既有紫鹃的细心,又有自己的淡然,为人又十分的体贴,对自己又忠心,这是十分重要的。毕竟细心的丫鬟常见,忠心的丫鬟可不多。紫鹃是一个,雪雁也是一个,如今又多了一个慧儿。
大户人家的女孩子,包括丫鬟在内,都是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难得出来一次,黛玉便也带着慧儿出来散散心。她与雪雁不同,那丫头是个没心没肺的,什么事都不往心里放,慧儿则是个有心的,前些日子又经历了那样不好的事,黛玉就怕她搁在心里,对身子不好。
她虽然有灵泉水,却也只能治得了身体之病,却治不了心病。
尼姑庵名字叫做影梅庵,坐落在城外的一座小山上,香火很旺,扬州富贵人家的太太和小姐们打醮或平日烧香拜佛多往此处。林家对其也有供给,以往贾敏在世时也常带黛玉过去的。贾敏去世后,林家也没断了供给,每逢年节之时还要加倍的送香油钱。林如海之女林黛玉回来的事,但凡扬州的体面人家都知道了,影梅庵的住持静空师太常常到各府门中走动,自然也早就听说过了。因此,听说黛玉要来庵里打醮,一早便派了许多姑子在山门外迎接。
静空师太已在大殿内等着了,见了黛玉,先是很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含笑迎了进去。
黛玉先拜了菩萨,然后便由静空师太带着进了禅室,说了会儿话,临走送了黛玉一个护身符。山里空气好,树木都比别处长得十分茂盛葱郁些,昨晚刚下过一场小雨,水汽很大,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远处是一座小土山,山是碧绿的,远远望去雾气蒙蒙的,如同身处仙境中一般。
几个小丫鬟嬉笑着走来,说已经安排下净室,师父吩咐她们带贵客过去。黛玉想在山中转一转,便吩咐紫鹃、雪雁等带着丫头们过去铺设,横竖这山里也没有外人,她自己玩一会子再回去。
紫鹃:“这如何使得?姑娘是什么身份,身边怎么能一个人都不带,要是渴了饿了,想找个人伺候也不能够。”
黛玉道:“这里到处都是人,我到哪里还讨不来一碗水喝?就属你聒噪!”
紫鹃知道黛玉这么说并不是生气,倒是有些开玩笑的成分在。仗着黛玉素日和善好说话,而且并不介意下人的略微顶撞,便笑道:“姑娘说我,我也要说。姑娘是千金之体,与我们这些人可不一样。这山里虽然没有野兽,我方才倒见了几条够,在那里乱吠,万一冲撞了姑娘岂不是我们的罪过。况且来的时候老爷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好好伺候姑娘,这要万一出了什么事,回去老爷问起来,我们了可吃罪不起。姑娘您行行好,好歹身边带两个人,权当可怜我们这些下人罢了,我也好交代的。”
紫鹃说出来这么一箩筐的话,若是不停,黛玉觉得自己好像罪过似的,只好嘟嘟嘴,抱着她的手嗔道:“好了好了,我的好紫鹃姐姐,求你别再念叨了,比老妈妈们还啰嗦,我带人还不行么?”
说着便看向怀中的小猫,伸出手指点了点猫耳朵,嘀咕道:“你瞧,想和你清净逛会子都不行,罢了。”
小猫回了懒懒的一个眼神,低低的叫了一声。
黛玉不由抿了抿唇,嘴角弯出了一抹好看的角度。旁边站着四五个才十一二岁的小尼姑子,往常日日在庵中念经,虽见过几个绝色女子,却都不如黛玉这般出水芙蓉、冰肌玉骨,一时都看得呆住了,跟施了定身法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