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鹃,你说我带谁才好呢?”
黛玉问了一句,众小尼姑才猛然见醒转,幻想一看,低下头,都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紫鹃想了想,说:“不如就让慧儿跟着您吧,还有这个小师父。”说着她拉了一个稍微大些的小尼姑,瞧着有十四五岁的样子,人也机灵,“咱们是第一次来,自然是人生地不熟的,有一个小师父做导引也不至于迷了路。”她自己要去整理黛玉的居室,那些小丫头们并不清楚黛玉的习惯,什么东西摆什么地方,紫鹃怕她们放的不合适。雪雁呢,又不够细心谨慎,怕她照顾不到。
黛玉说了声好,便带着周航并慧儿和那个小尼姑穿过一条小径,往后院走去。
周航被黛玉抱在怀里。他好像比一般的猫长得快些,虽然如今才半岁,身子已经差不多长成了,加上吃的精致,身上的肉也多,抱起来沉甸甸的,不大一会子黛玉便觉得胳膊有些酸疼,便不由自主的将重心换到了另一个胳膊上。
觉察到的某猫便死活不肯再让黛玉抱,挣扎着要跳下来。
怕他跳下来摔着,黛玉只好弯下腰将其放下。
一下地某猫都撒着欢转了一圈,围着黛玉又转了一圈,然后便迈着欢快的小碎步竖着棕黄的小尾巴往前跑,跑了有三五步远的时候便停下来,歪着头瞧黛玉,一直等到黛玉赶上为止。然后在往前跑,跑几步再回头等。他那一身毛发养的极好,加上周航爱干净,每天都要在灵泉里泡泡身子。因此身上十分干净,一点子猫狗身上的异味都没有,毛发根根发亮,蓬蓬松松的煞是可爱。
看得跟着的小尼姑在那赞不绝口。
因此,山间的瓦舍屋栏之间便出现了这样一副场景。一只小猫在前面跑,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姐带着一个丫鬟一个小尼姑跟着后面走。
慧儿是话不多的,以往她随黛玉出去,也是黛玉在前面,她就在后面跟着。
小尼姑除了被小猫萌化的时候说了几句夸赞的话,其他时候也多是沉默的。
但凡各类庙宇、道观,往往都有自己的菜田,平日由小和尚小尼姑们照料,供给庙内诸人及来往香客的斋饭。影梅庵自然也不例外,黛玉因没见过种菜浇菜,所以想去看一下。
菜园子在后山,绕过正殿,走过一条小径,再穿过一片竹林便到了。
小尼姑带路,引着众人往前走。
黛玉因问那小尼姑法号为何,在这里修行几年了。
小尼姑停下脚,双手合十道:“贫尼法号本尘,十四年前尚在襁褓中的我被父母遗弃在山门之外,身上已有一张纸,写着生辰八字,是师父收留了我。”说道最后念了生佛。
黛玉叹了一句道:“原来小师父是在这庵中长大的,失敬失敬。”说着双手合十施了个礼。
本尘也双手合十还了礼,因问:“听闻林姑娘前几年一直住在京中。都听说京中繁华,达官贵人很多,极讲究排场的。不知道京中的寺庵庙宇比扬州如何?”
黛玉笑道:“不瞒小师父,我虽在京中住了三年,但因为身上不好,每日请医问药尤嫌不足,从来没出过门子的,更没去过那里的姑子庙。”
本尘听罢,叹了一声可惜。
说话间几人已经到了后山,看到了菜园子。
菜园子是用篱笆圈起来的一大片空地,里面长了各样蔬菜,一眼看去绿意盈盈的,黛玉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五六个小尼姑正在担水浇菜。吵吵闹闹的,这个说你弄湿了我的衣裳,那个说你弄湿了我的鞋子。
本尘笑道:“这些菜,林姑娘可都认得?”
黛玉道:“认不全。”说着便指着,“我认一认,你看我说的对不对?”
“这个是豌豆,那个是蚕豆,这个是青菜,那个细细长长的是韭菜。”黛玉一个一个的指,说着说着不由皱起了眉头,指着一片绿苗苗说,“这个倒不知是什么,瞧着像是葱,但这上面冒出来的又不像葱。”
本尘笑道:“那个是大蒜,顶上冒出来的是蒜薹,拔下来炒着吃,很香的。”
黛玉道:“蒜薹我知道,前几日我还吃呢,没想到见了倒不认得了。”
本尘道:“林姑娘是高门大户的千金小姐,能认得这么些已经很不错了,不像我们打小跟着这些东西打交道,闭着眼都能说出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