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尼姑们浇完了一桶水,吵闹着又挑着桶去抬。
黛玉问:“这些蔬菜一天要浇几次水,都要这些小师父们去抬么?”
本尘笑道:“一天浇两次,早上一次,傍晚一次,若是天旱的很了,中午还要浇一次的。浇水的活儿想来都是年纪小的姑子们做的。主持师太说她们年纪小,好调皮任性,做这种浇水的活儿可以锻炼她们的心性。”
又有几个小尼姑抬着水进来了,黛玉接过他们舀水的瓢,也试着浇了会儿菜。
恰逢静空师太派人来摘蔬菜瓜果等预备斋饭,黛玉便随她们一道去摘水果。距离菜园子不远,还有一片篱笆圈起来的空地,种的是西瓜。西瓜有的熟了,有的还没熟,但基本都已经成型,圆滚滚的铺了一地。像尼姑们请教了如何辨别熟透了的西瓜,黛玉也蹲在地上一个个的查看。
曲起手指扣了扣瓜皮,黛玉叫道:“本尘小师父你来瞧瞧,这个可是熟透的?我按你教的方法试了试,这个瓜敲起来是‘咚咚’十分清脆的声音。”
本尘忙过去,也曲起手指敲了敲,道:“没错,这个是熟透的。”
黛玉看向在一旁抓着西瓜藤无聊的荡秋千的周航,得意的一笑,眸子里满是欣喜。本尘地上一把小剪子,黛玉拿了剪子毫不犹豫的将瓜蒂剪断。
慧儿上前道:“奴婢先帮您收起来吧。”
黛玉指着一个朱筐子道:“你先方框里,等我再挑一个,一块抬了去给紫鹃、雪雁她们吃。”
摘完西瓜,又去摘樱桃,摘完樱桃,又去摘桃子。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午饭时分,黛玉本想在山上逛逛,却也逛不成了。这倒没什么可气馁的,横竖她要在这里一连打三天醮,有逛的时候。
静空师太给黛玉安排的是一个颇为幽静的小院子。里面种着芭蕉、海棠、石榴等树木。黛玉回去的时候,紫鹃早带人整理好院落,在院子里的石榴树旁安置了软榻、桌椅,摆好了茶水果品等物,但等着黛玉回来。
“紫鹃、雪雁,快出来,瞧我给你们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黛玉走进来,便笑着喊了一嗓子。
紫鹃正和雪雁两个人坐着打牌呢,闻言倒惊了一下。
众人都道:“姑娘回来了。”
紫鹃、雪雁忙起身,但见黛玉正笑着走进来,左边跟着小猫,右边是慧儿,身后还有两个小尼姑抬着一个筐子,不由笑道:“姑娘可回来了,方才我和雪雁还念叨呢,姑娘出了家门倒是自由了,害得我们在这里干等,再不回来,我们就要找去呢。”
黛玉道:“我就在庵里,又丢不了。况且这是尼姑庵,又没有男人,有什么可念叨的。除了咱们这些人外人再进不来的,连咱们自己家跟来的男人们都在在山门外面安营扎寨,没有传唤不许进来呢。”
说着,便命人将今天摘的水果都抬进来。
听说是黛玉亲手摘得,丫头们都十分稀罕,都围上来看。
有的说:“姑娘,真是您亲手摘的吗,奴婢们打小就在府里伺候,还没见过长在地里的西瓜呢,下次带我们也去看看看可好不好?”大户人家的宅院规模都不小,里面亭台楼阁、花园等都有,除了各种名贵花草,种些苹果、樱桃、石榴等果树的也很常见,但是在家里种西瓜的委实稀少。因此,这些打小便被买进林府的丫鬟很多都没见过西瓜,因此心里好奇也不足为怪。
黛玉道:“这有什么难的,这庵里便有许多,你们谁要是想看,一会子让小师父们带你们去便是。”
紫鹃笑道:“姑娘好心,放她们去玩,自然是姑娘宽仁。可万一一会子她们都走了,谁来伺候姑娘。”
黛玉摆手道:“无妨。”
一时丫鬟们说说笑笑的将水果拿去洗了,西瓜切开,樱桃摘掉梗儿,都摆在果盘里端来。黛玉招呼众人都过来吃,今天是例外,不必讲究太多。她虽然如此说,那些丫头们却不敢真的不讲尊卑。黛玉只得命人另外切了许多,也装在盘子里,另置了席面,让丫头们坐在一处。
黛玉挑的两个西瓜都是熟透了的,瓜瓤红红的,很甜。因西瓜是凉性的,黛玉不敢多吃,只吃了两块便停下。刚结果紫鹃递来的帕子擦了嘴,扭头一看,周航正趴在一块西瓜上啃呢,还像模像样的两只爪子捧着,模仿人的动作,不,不是模样,是压根就是人的东西,吃的满头满脸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