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_作者:山村漠漠(297)

  风炉架在绿莹莹的草地上,二人便席地而坐,毯子也不铺,一边听着锅里咕咕的水声,一边闻着五谷杂粮粥香之气,不紧不慢的弈棋。大黑猫似是也闻到了粥香,小步小步的围着炉子转,不敢发出太大的动静。

  周航觉得这一天虽为修炼,但过得很是充实。

  香气越来越浓郁,粥还没熬好,周航的馋虫早被勾上来了。

  宫里的御厨手艺算是不错了,但跟黛玉一比,便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即使还没有吃到,光凭这天然的粥香,便远胜一筹。待吃到了,才知道什么叫整整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

  很多人不知如何回答,其实幸福也是可以具体化的,比如吃到一碗好吃到爆的粥,尤其这粥还是自己在乎之人亲手熬的,那种感觉,给什么都不换的。

  黛玉晚饭吃得饱,只尝了些,便不肯再吃。

  周航吃了两碗尤不满足,扬言要把剩下的都带走,最终因为他是偷跑出来的,不宜带体积过大的东西而作罢。

  过了腊八,年味儿越来越浓,各家各户也开始张灯结彩了。

  初十这日下了一场小雪,第二日起来已是银装素裹。院子里白茫茫一片,只有几株松柏还有些许绿意,伞盖似的耸立在白茫茫的院子里,几分突兀,几分倔强。

  黛玉看了一会儿,指着对自己的丫鬟道:“你们瞧,这几株松柏落了雪,倒好看了。”

  雪雁道:“是呢,原本纸条还是往上翘着的,被雪压的坠下来,一层层的伞盖似的,像是过年时候贴的窗花。”

  慧儿盯着雪雁指的一颗柏树瞧了瞧,也说好看,说着往边上的梅林里瞧了瞧,叹口气道:“可惜天冷,咱们园子里的梅花没开,不然或红或粉的花瓣山几片微雪,晶莹剔透的,才叫好看呢。”

  正说着,有小丫头来报,说是靖王府派人来了。

  黛玉顾不得赏雪,忙令快请进来。

  来的是两个老嬷嬷,其中一个是自小伺候李旭的,是王府里积年的老嬷嬷,地位超然,连王爷王妃都给她几分面子,姓李,人都成李嬷嬷。

  黛玉忙请李嬷嬷坐下,亲手捧上一碗老君眉。

  李嬷嬷起身道:“姑娘折煞老奴了。”

  黛玉道:“嬷嬷言重了,长者为大,您是看着义父长大的,黛玉再怎么孝顺您也是应该的。”这句话是说将李嬷嬷当长辈来待了。

  李嬷嬷嘴上说着不敢,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她是看着王爷长大,名为主仆,其实在她心里已斗胆将王爷当儿子待的。她从宫女熬成嬷嬷,一生未曾嫁人,更没有孩子,所关心的也不过一个主子。所以才能事无巨细都安排的周周到到,别人想到的她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她也能想到。王爷和王爷貌合神离,世子虽然是王爷的亲生儿子,到底是男儿,与内帷女人们见面也是有限的。如今王爷认了义女,将义女当亲女儿一般待,她自然也是真上心。

  在李嬷嬷眼里,林黛玉是王府正经的小主子。

  “嬷嬷怎的亲自来了,有什么事,派个人吩咐一声便可,天寒地冻的,何须跑这一趟,才下了雪,地上滑,万一十足摔跤,岂不是我的罪过了?”

  李嬷嬷笑着摆摆手:“不瞒姑娘说,我这把老骨头还行,倒不至于摔着。原是我们府里的腊梅开了,王爷说这雪天配着梅花最好看,素问姑娘是个雅人,尤其喜欢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的,所以派了老奴来请。”

  黛玉因道:“义父一番好意,我原不该推辞,只是才下了雪,路上实在不好走,不如改日再去吧。”

  “王爷已在梅园中支起风炉烹茶,此刻正等着呢,老奴在王爷面前夸下海口,说一定将姑娘请来,姑娘不去的话,岂不是打老奴的嘴?”想起黛玉前几次去,王妃不大热情,还以为她心里有这个不自在,“王妃着了风寒,在屋里静养呢 。”言下之意便是王妃不会出现。

  李嬷嬷既然已经说到如此地步,自己在推辞,也不大合适。想起自己答应郑莉华带她去王府逛逛的事,便问李嬷嬷,李嬷嬷道:“既然是姑娘的手帕交,一块叫上也无妨,世子去城外射猎去了,一时半会也回不来。”

  既然世子也不在,便更没有顾虑了。

  黛玉因命紫鹃传话,派两个婆子去郑府,告诉郑家姑娘,先收拾准备准备,一会子派人去接她。这里黛玉也自回去换衣裳,至于李嬷嬷和另一个婆子,便由丫鬟伺候着在厅里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