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穿的是一件洁白的狐裘大氅,用周航猎来的狐狸皮毛制成,由府里针线房精心裁制,慧儿亲自绣的花纹图案,淡粉色的缎带,在脖颈前系一条蝴蝶结,趁得黛玉愈发唇红齿白、娇俏可人,如二月的新柳,婀娜多姿。
李嬷嬷上前摸了摸,两声称赞皮子极好,而且白狐十分难得,出了皇家围栏里,外面很少见的。
说着便扶着黛玉走了出去,车马俱已备好,黛玉乘的是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邀李嬷嬷同坐,后者执意不肯。将手炉递给黛玉,李嬷嬷笑着拉起车帘,上了后面一辆黑漆齐头平顶的马车。
黛玉暗暗赞李嬷嬷低调安分,不管主子给多大的恩宠,她总是这么的宠辱不惊,依然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不来不会欺上瞒下作威作福。不似贾府那帮子人,得志便猖狂,奴才们作威作福起来,比主子还厉害!
她原来还以为所有的奴才都是那样,出了贾府,见多了人情世故,才知道原来那样的只是一部分,并不是所有。什么主子教出什么养的奴才,奴才如此,便可窥见其主子的品质。
林府距靖王府并不远,只隔着一条街,坐马车,也就一炷香的功夫。
但郑府就有点远了,要走过三四条街,还要穿个一段繁华区。为此,黛玉不喜绕路去接了一段,在康泰街的一个首饰铺子前与郑府的车马接了头。
郑莉华打扮的比平时华丽些,上身是石榴红的素面杭绸小袄,白绸滚边中衣,领口绣着几朵梅花,倒十分合时宜,下面是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披着一件大红猩猩毡斗篷。
上了马车,郑莉华便问:“姐姐,这身衣裳去王府行么,别失了礼数。”
黛玉知道她从未去过王公之家,也没见过什么王爷、皇子之类的贵人,乍然之下去王府,必然紧张,便安慰她道:“这身就很好,别说是去王府见王爷,便是面圣也够了。”
她此话并非可以恭维,实在郑莉华今儿这一身行头委实不错,便是世家小姐,出门也不过如此了。后来她才知道,这是其母为应付过年见客,特意给她做的新衣。郑家是第一次在京城过年,格外重视。
郑莉华大惊失色:“怎么,还要见王爷么?”
“自然。”
郑莉华皱着脸,急的都快哭出来了:“好姐姐,我不见王爷行不行?我长这么大,见过最大的官便是令尊了。上次姐姐说要带我去王府,我还当姐姐是开玩笑呢,谁知道竟然是真的。光是去王府我便已经紧张的不行了……”
说着她突然拉过黛玉的手,放在自己胸口,“姐姐你摸摸,我的心噗通噗通跳的厉害。只是去王府便这样,再见王爷,它还不得跳出来。”
黛玉冷不防被她一扯,按到了一片柔软,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不由将手一抽,道:“你平日胆儿不是挺大么?怎么,这会子倒不行了!”
郑莉华哀求道:“姐姐别笑我!”
黛玉只好拉着她的手安慰了一番,说王爷其实很和善的,王妃虽然看起来冷冷的,也不是刻薄之人,不会难为她。何况王府可又不少好厨子呢,有的还是宫里出来的御厨,做的糕点,那叫一个好吃。
提到吃的,郑莉华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也不再害怕,而是问长问短。问黛玉王府最好吃的糕点叫什么名字,是用什么原料做的;还问饭菜怎么样,是不是满桌子都是山珍海味。
黛玉忍着笑描绘了一副美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好蓝图,搞得郑莉华垂涎三尺,早忘了见王爷的紧张感。
冬日天本就短,似乎天刚亮,起床没多久,便该吃午饭了。用了午饭,一个花样绣不好,天已经擦黑,又该吃晚饭了。
林黛玉、郑莉华一番折腾下来,到王府的时候已近中午。
世人虽然讲究男女大防,但见的是长辈,便没那么多的顾忌。因此,黛玉便带着郑莉华直接去了梅园。
李旭在梅园里吹了一个多时辰的冷风,便是景致再好,香气再撩人,也受不了了。看见黛玉寒暄一番,郑莉华上前拜见,他命人给了表礼,嘱咐黛玉尝尝他烹的好茶,便起身走了。
郑莉华捧着两匹尺头,两个荷包,怔怔的。
她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就这样见到了王爷,而且王爷还赏了她表礼。她全程低着头,眼珠子都不敢动一下,甚至连王爷长什么样子都没看到,只隐约看到了他一片暗紫色暗纹的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