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_作者:山村漠漠(507)

  黛玉道:“还能怎么样,他怨恨父母禁锢他,使他无法轮回。后来怨气越聚越多,便化为厉鬼,日日吸食凡人的阳气,作下大罪孽,遭了天谴,魂飞魄散了!”

  老婆婆久久不言语,好一会儿才抬起头,问:“我儿……也会化为厉鬼吗?”

  黛玉道:“逝去之人,该让其早日安息才是。”

  她抓住老婆婆的手,感到她的手在微微的颤抖,柔声说:“别忘了,您可还有孙子呢。”

  老婆婆道:“你真能为我儿报仇?”

  黛玉:“一定。”

  老婆婆:“我想再看我儿最后一眼,随后,随后便随你处置罢。我不想我儿恨我,也不想他做无法轮回的孤魂野鬼……”

  当晚,黛玉、周航便合理将其焚化,并为其超度。焚化前,黛玉取了活死人所穿衣裳的一块布料,他身上的衣裳虽破,看着倒像是新裁的,拿着也许到县城能查到些许蛛丝马迹呢。

  以他们俩的功力,其实是能看到一些魂魄的,念经的时候,眼见一片火光之中黑气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魂魄散发的微弱白光,便知,这鬼魂的执念已消,该去轮回了。

  第二日,林如海、林黛玉、周航便辞别老人一家,预备前往县城。

  两位老人虽不知林如海他们的身份,却也猜到他们不是一般人,见他们答应帮儿子找出真凶报仇,自然是千恩万谢。黛玉留了一壶灵泉水,给柱子一个玉佩,并给他们一百两两银子,嘱咐他们带着柱子搬到镇子上去住,置办几亩地一些薄产,再让柱子读个书,倒也够了。山里荒芜,又没什么人烟,何况他们年纪越发大,在这里便越发艰难,尤其是老汉,狩猎技术和眼神都不行了。

  她留的那一壶灵泉水已经详细嘱咐他们每天做饭的时候倒一点,该能吃个十天左右。十天之后,老两口身上的沉珂也该去了,健健康康的活到六七十岁该没大问题,届时柱子也该成家立业了。

  离了老汉的家,黛玉便用法术改变形容,如此一来,她便是标准气质刚强的男儿,不会有人再把她认作姑娘了。

  当然,这只是她自己认为的。

  林如海、周航一致觉得,黛玉即使改变形容,还是十分清秀俊雅,不过却也不会被人认作女儿罢了。

  三人骑马,很快便到了县城。先是一个不大的小县城,叫邱县,在陕县南方约二百里的地方。进城之后,先去看过布店、裁缝店,都没有见过活死人身上的布料。黛玉失望要走,一个老裁缝道:“城西新开了一个布庄,很大的一个铺子,据说各种布料都有,几位是否去看看?”

  于是,他们便去了那个布庄。

  叫阜泰布庄,宽宽敞敞的三间门面,端端正正的挂着牌匾,虽比不上京中的铺子,在这个小县城来说是相当体面了,想来老板也是这县城中数得上的人物。

  但这样的大店,仍没有那种布料。

  几人失望而归,预备瞧瞧这县城的民风,并听听百姓对县令的看法。据老汉夫妇所说,县令不是个好官,却也不能听一家之言。

  在街上走着的功夫,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子鬼鬼祟祟的跟着他们。最先发现的是黛玉,随后是周航,很快,林如海也觉察出来。相互对一个眼神,几人穿过街道,往一个人少的巷道走去,在一个拐角处将那人堵住。

  周航提了他衣领子问:“鬼鬼祟祟跟着我们做什么 ?”

  那人忙举了双手讨饶,嘴里叫道:“误会误会,我是来帮你们的……”

  “谁派你来的?说!”将人抵在墙上,周航厉声问。

  周航的气力远超常人,饶是没有用全力,那人已受不了,猛地撞到身后的墙,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都被压平了一般,苦不堪言。暗道:早知道这几个人如此不好惹,我便不讨这个巧儿了 。

  “壮士,饶命饶命……”他道,“我知道那布哪里有。”

  周航盯着他看了看,确定他不敢骗自己,才松了手,长身而立,整理了整理自己的衣袖,缓慢却威严的道:“说!”

  那人捂着脖子大喘了几口粗气,显然是吓怕了,颤颤巍巍的道:“城外往东五里有一个田庄,庄子里有一个作坊,约有二三十台织布机,日夜不停,织的便是这种布。”

  周航“嗯”一声,却没了下文,只拿眼阴恻恻看着他。那人吓得跪在地上,说:“我不敢欺骗这位壮士,确实如此,我亲眼看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