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_作者:山村漠漠(508)

  看来是真见过,找对人了。和黛玉对视一眼,周航暗道,便也懒得再吓他,一个市井无赖,还犯不着他费这个心思。直接取出一张符,掐诀驱动,那人便倒豆子似的将知道的所有关于布之事尽皆说了。

  原来,他是街头上的混混,平日欺负欺负老百姓靠坑蒙拐骗生活,有时坑骗不到钱饿肚子的时候便做些短工,无非是给地主乡绅出出力,搬运东西或是做农活之类。半年前他接到一个报酬不菲的好活儿,是到城外搬一批货,搞得还挺神秘,当时是蒙了眼去的。不过他是在现成附近跑惯了的,虽蒙了眼也认得是那个庄子。当时运的货便是这样的布,还不少呢,百十匹,装了好几马车,还是晚上运的。

  当时他便觉得事有蹊跷,不过完成之后,主人家给了一两银子,他只顾着高兴,便抛却脑后了。今儿见有人打听那布的事儿,又是几个衣着鲜亮的有钱人,便觉得有油水可捞,是以尾随其后。

  问明白地址之后,周航便一个手刀将这小流氓敲晕了。黛玉最见不得欺负老百姓的地痞,走过去的时候顺脚踢了两下。林如海见女儿突然露出小女儿的人性之态,捻着胡须在后面边走边乐。

  “玉儿,小心别绊了。”他还好心的提醒一句。

  他发现,女儿在外面比在家里活泼多了。或许,让女儿多出来走走是对的。虽然世人对女孩要求颇高,规矩也颇多,但他林如海并非那等迂腐之人,女孩子虽不好像男孩子那样抛头露面,不过却不是没有变通的方法。比如,现在这样便不错。他觉得自己的思想已经够开明了,却不想太子殿下比他还开明,竟也能看着未婚妻抛头露面。

  林如海是欣慰的,这个女婿选对了。

  至少,他不凭着自己的夫权来要求女儿事事屈从,将其禁锢在闺阁之中。

  几人到那庄子附近,打听的确有一个作坊。于是,便扮作买布的商人,欲找他们管事的商议买布之事,谁知一个管事没见,被几个小厮轰了出来。

  “走走走,我们这不卖布!”他们摆着手,像是驱赶苍蝇一般。

  “你们不是织布吗,织了布不卖?”林如海道。

  “欸,我说你这人,听不懂人话是不?让你们走不走,找打呢!”说着便举起手中的无花棒要打,被一个年老些的拦下,说:“不过是几个不知轻重的商人而已,犯不着跟他们一般见识,打他们,咱们自己还累呢,快进去吃酒去吧。”

  说着便推着那要动手的小厮进去,对方听不情愿,终于还是又骂了句狠话进去了。那老仆便回头对林如海等人说:“你们要买布去别处买去,这里不卖布,再纠缠下去,你们要吃亏的 。”

  林如海见那老仆尚有几分善念,便温和的道:“劳烦阁下通知贵东家,就说我愿意出高价……”

  尚未说完,那老仆便摆着手说:“再高也不行,回去罢。”

  这时里面传来另一个不耐烦的声音,“我说老李头,你跟他废话什么,打出去不就完了?要不要兄弟们帮你。”接着便嚷着要抄家伙等等之话。

  看来今日是决计问不出什么了,林如海对那老仆拱拱手,算是感激他仗义相助,转身带着黛玉、周航走了。

  然而,他们却未走远。只在村子里一户人家安顿下,周航将黑猫鱼丸放了出去。傍晚时候,鱼丸带回消息,说作坊里共有织布机三十台,六十个纺织女工白天黑夜轮流织,一天足足能织上百匹呢。庄子的主人是县里的一位豪绅,实力雄厚,与县太爷都是拜把子兄弟。至于这些不究竟是送到那里加工成衣裳,又穿在活死人的身上,因为过程太过于隐秘,一时尚未查探得来。

  看来这邱县的县太爷背后必然跟制作活死人之背后主谋有些关联。

  关于县太爷的传言,鱼丸也打探到不少。其名声那叫一个坏,他到邱县的第一天,便先立下了一个规矩,无论朝廷征收多少赋税,都要在原本赋税的基础上再加三成。这三成不消说,自然是进了县太爷的腰包。百姓喊冤,他不问青红皂白,谁给了银子便判谁赢,输了的要么充军,要么便被敲诈一番。充军的一走便了无音信,不知是死是活,久而久之百姓宁愿冤屈而死也不愿告官,免得带累家人。

  至于他那个拜把子豪绅,更是为祸乡里,看上一个农户的女儿,人家父母不同意,愣是将其全家充军,抢了那女孩做小,县太爷还去参加了纳小的筵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