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已经在门里等着了,她扶着王夫人说道:“老太太她们至少要大半天才能回来,太太先回房去歇歇吧。”王夫人摇头道:“这边大太太把一应过年的杂事都推给我了,现在人手不够,万一老太太提早回来了,没有个热汤热水的,可就不得了了。你现有身孕,不可操劳了,自去歇息吧。”宝钗低头看看,心中暗叹,只得依从了王夫人。王夫人便事事亲力亲为,务求不出差错,好容易全都齐备了,自己才歪到贾母日常歇息的软榻上假寐,心里想着宝钗的懂事,便不由得比出李纨来,想着这李纨自从自己打发走了兰儿那个妖妖佻佻的奶妈子之后,就不知从何处生出一股戾气来,自己竟是指使不动这个儿媳妇了。现在除了贾兰,李纨是谁都不理,让她做什么,便用“寡妇孤儿”来抵挡,并不能给自己分一丁点儿忧愁。
这样想了一会儿,哪里还睡得着,想叫丫鬟倒杯茶来,唤了两声,连个人影也未见,不由得心里一酸,想当初自己住着荣禧堂时,这些人是何等的殷勤?可如今,自己竟连朝贺的资格都没有了。想着早上出门时,邢夫人的傲慢不屑和黛玉的光彩亮丽,王夫人心中暗暗滋生出些不甘,这些本都应该自己和自己的儿媳享受的呀,到底是哪一步做错了呢?
带了晌午,王熙凤虽说一直病着,在这样的大节,也支撑着出来伺候。王夫人她们全都没有吃午饭,专等着贾母等朝贺已毕,回来开饭,往年差不多也就该回来了,谁知这一天却等来等去都没有人影。
李纨先说怕贾兰饿着,管自打发亲信去给贾兰煮了饽饽,让他回自己屋里吃去。王夫人忍气不言,回头见宝钗脸色苍白,没有血色,便叹了口气,说道:“你也去吃几个饽饽垫一垫吧,别饿着孩子了。”宝钗摇了摇头。
又等了一会儿,只见家人飞报回来:“太太,奶奶们,大喜了。宫里老太后喜欢咱们家琮三奶奶,立逼着皇后认了干女儿,封咱家琮三奶奶做郡主了。”听到这个消息,王夫人本就大半天没有吃东西,不由得摇晃了一下,有些头晕。宝钗便搀扶她坐下,一边细问原委。
原来入宫以后,黛玉跟随着贾母随班入宫祝贺太后、皇后和宫中的各位贵人新春,本来就是行礼如仪的事儿,谁知今年因为外朝的动荡,皇帝大开杀戮之门,抄的抄,贬的贬,从前的诰命贵妇眼瞅着少了好些,老太后便有些伤感,说人少了不热闹,便请一些老诰命夫人入内宫闲话。贾母便诚惶诚恐地进去,见了老太后,还赏脸赐座,说了些吉祥话,太后未免问起儿孙等事,贾母如今唯一有出息拿得出手的孙儿就是贾琮,便报上了贾琮的名字,谁知老太后竟然记得,说是听皇帝说过,供职勤谨,一个堂堂探花,竟去跟泥腿子一起做苦工,满手的老茧,然而黄河治得好,旧年没有决口。
这样夸赞了一番,老太后便问年龄,又问说了哪一家的闺秀,贾母便微笑回道:“是我的外孙女林氏,自幼我看着长大的,觉得这两个孩子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便做主让他们结成夫妻。”老太后年纪虽大,记性却好,便问道:“老太君,你只有一个女儿的是吧?叫做……贾敏,真是好个模样,我还记得呢,你那外孙女,既是老太君一手调理的,定然不错。有机会倒要见一见。”
旁边侍从的女官便回道:“那贾林氏正在殿外等候。”太后便命快传。
第七十回 皇恩重雨露兼雷霆
因为几位年高有德的老太君被太后请进殿内说话, 所有其他命妇便都在殿外回廊下等候,人虽多, 也不禁行走, 然而大家都规规矩矩地或站或靠,连一声咳嗽都不闻。黛玉第一次进宫, 看着碧瓦雕甍、金栏玉砌, 心中并不羡慕,反而想到, 这里怎么看着也不是家该有的样子,住在这里的人, 注定是不能快活的吧?
正在思绪飘飞的时候, 女官过来传旨宣她入殿。黛玉连忙收敛心神, 整顿妆容,庄严肃穆地进去,给太后、皇后等请安, 太后满面笑容地叫起,黛玉便站到贾母的身边。太后细看黛玉, 笑道:“这孩子真是跟老太君一个模子出来的,让我想起咱们年轻时候的事儿了。”又说:“那会儿你带着这孩子的母亲进来,我一见就爱上了, 想着在宫里做个嫔妃也是好的,谁知却已经议嫁了,到底我也不饶你们,把你那孙女元春召进宫来, 果然也是好的。”说起元春,触动了贾母心中的隐痛,但是哪里敢露出悲伤来,只唯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