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之良缘_作者:梦里梧桐(147)

2019-02-25 梦里梧桐

  太后便唤黛玉到自己身边来,问她年龄籍贯,父母兄弟,以及家务闲事,黛玉俱都回答得体,不卑不亢,姿态娴雅,就连皇后也忍不住在旁边称赞了几句。太后便又问起贾琮,黛玉回说寄信来,趁着冬天枯水期整理河堤,就不回京过年了,太后又是一番感慨,越看黛玉越觉得喜欢,便令贴身宫女去取来一件宝贝赏赐给黛玉。

  那宫女去了片刻,拿来一个金镶玉饰的匣子,打开来,里面是一个和田碧玉香囊,大约有鸽子蛋大小,雕成梅花形状,镂空雕出极细密的吉祥纹样,上面是凤凰牡丹,栩栩如生。黛玉自小生于富贵,见过多少好东西,自然知道此物不凡,光是那雕工之精致,便举世罕有,还不提碧玉本身的润泽清透。连忙谢恩,太后便亲手给她挂上,端详了半日,赞道:“东西好,可也分什么人来戴。这是前朝宫中的旧物,到我手里也有年头了,年轻的时候,每到人多的去处,便在这碧玉的上面小孔里塞进一星半点沉香,走到哪里香气都不散,越到老来,便无法戴这样鲜亮的饰物了。这孩子戴着,可是相称,越发娇花嫩柳似的,可不是都掐得出水来的意思。”

  众人啧啧称赞,皇后便笑道:“可见老佛爷心疼这个孩子,把这么好的东西都赏给她了。”太后便长篇大论地说起来:“若说这碧玉,虽然水头十足,是上好的,然而还不是十分难得,你们道这香囊为什么再没有第二个了?原来是它的雕工,那是把一整块玉整抠出来,还要雕上花样,前朝的供奉里只有一个玉匠能做这个活计,他手中出来的,样样是精绝的,只可惜广陵散一般,没有传人。我手里也只剩下个三五样了。”

  太后越说越高兴,便留下贾母等人,一起用膳,黛玉恭敬随和的态度,让一直旁观的皇后很是喜欢,对着太后笑道:“别说太后喜欢这孩子,我看着也很是亲切,想来从前的静怡公主若是养大了,也该这么个样范儿了。”说着眼圈儿一红。原来皇后虽地位崇高,却无所出,她只在早年亲生过一个公主,未成年便夭折了,成了皇后心中永远的痛,如今看到黛玉袅袅婷婷的样子,不由得悲从中来。

  太后便越发上心,干脆立逼着皇后认了黛玉做干女儿,皇后自然是喜之不尽,当时便派内侍总管去跟皇帝奏鸣,皇帝正要笼络这些能干的臣子的时候,有何不乐意?便顺水推舟,册封黛玉为郡主,一应俸禄俱出宫中。消息传来,太后与皇后全都欢喜,贾母喜出望外,连忙带着黛玉一起谢恩。

  这样一番折腾,出宫回府时,已经上灯了。王夫人等惊弓之鸟一般担惊受怕了一整天,却迎回来欢天喜地的一家子,贾赦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捋自己的胡子,邢夫人更是与有荣焉,眼睛就没有离开太后赏赐的那个和田碧玉香囊,不住地咂嘴,贾政倒还撑得住,非常实在地发表了一通感慨:“后宫是看着前朝的,琮儿媳妇得了太后和皇后的青目,到底还是因为琮儿为国效力,不避艰难,吃得了苦,才成人上人呀。”说罢叹了口气,扭头看看,宝玉如今是终日笼闭屋里,不出来见人了,贾环行为猥琐,贾兰倒是小大人一样,却总是冷冷淡淡,对谁都不亲近,想想自己这一房竟找不出一个能支撑门户的子弟,不禁悲从中来。

  那尤氏自从宁国府败了之后,再找不回原本的精气神,这阵子出席家宴,想着贾珍父子还在边关受苦,哪里坐得住,便不由得说道:“若是能在我们东府抄家之前,出了这样的喜事,说不定我们大爷还逃过一劫,只要琮三奶奶在太后面前,为我家大爷说句好话,可就好了。”邢夫人瞅她一眼,鼻子里出冷气,想要呲哒她,忍忍又算了。

  贾政默然良久,才说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后宫不可干政,这是祖上的规矩,珍儿媳妇,难道你嫁过来之前,闺训里没有吗?”这话很重,尤氏红了脸,低了头,不敢再言声。贾母嫌贾政扫了众人的兴致,便撵他们爷们出去摆席喝酒,自己在大花厅上专门摆下酒宴,饮酒说笑取乐。

  可怜尤氏婆媳强颜欢笑,心中却是百般苦楚,一直挨到酒宴散去,婆媳两个才栖栖遑遑地回到自己的房里,伺候的婆子不经心,火炕早就冷了,尤氏不禁呜咽起来,对她媳妇说:“你今儿听那二老爷说的话了,好,好,好,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我就这么睁眼看着,雨露都撒到大房那边,雷霆都劈到他们二房……”她媳妇连忙捂住她的嘴,生怕被人听了去,寄人篱下,也好过无处安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