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之良缘_作者:梦里梧桐(161)

2019-02-25 梦里梧桐

  贾琮便拜托县令关照妙玉,那县令听这一说,自然上心,回去便下了一道手令,让嘉应观的道士们轮流值守,不许闲杂人等再到那精舍外面流连滋扰。谁知衙役们去了,不久回来禀告说,精舍竟然已经人去楼空了。只在门上留了一张纸条,寥寥数语,上写“潇湘妃子亲阅”。

  县令不解其意,连忙回报贾琮,贾琮听了,便知妙玉是羞于见到故人,自脱身去了。黛玉得知此事,心中隐隐不安,为妙玉感到担心,虽说如今政治清明,政通人和,治安也还算安宁,然而一个孤身女子行走江湖,究竟还是令人担心,然而她看那纸笺上写着几行字:“一念之愚,千里之哀。从今永别,勿念勿寻”,也就无可奈何,只得随她去了。

  贾琮原本以为黛玉来此,自然还是要过在京城里的那种风雅日子,便也仔仔细细地收拾了督府一番,然而黛玉却不以为意,她虽是娇生惯养于绮罗丛的,然而在这里却能够布衣蔬食,丝毫不觉辛苦。秋收之后,贾琮便开始新一轮的整理河堤的工作,常常几日甚至经月不曾回府,她常日在书房里读书,读的却是与贾琮治河有关的文献资料,等贾琮回来,言谈间大为惊异,黛玉竟是极有悟性,有时对于细节的建议,让贾琮有醍醐灌顶的领悟。再住了些时日,黛玉胆识愈壮,待贾琮循着河道上溯,她也不跟他商量,有一日便自己带着四个丫鬟和两个护卫找来了。

  那一日恰好是在平陆,贾琮忙了整整一天,督促府中师爷催促工匠打造钢钎,因为河堤上的巨石碍事,不得不用钢钎凿开,此事极费工费时,几百个人工一天也做不了多少,贾琮生恐入冬以后,天气寒冷,便更加难干,未免上火生气,将属员一再排揎,严令在下第一场雪前,务必完工。

  正忙碌着,黛玉便一身劲装出现了,听说黛玉只带了六个随从就走了这么远的路程,贾琮待要说她,却又舍不得,正在沉吟,黛玉已经站到堤岸上,细察熟思还未等贾琮说话,便告诉他说,且先去整修其他的堤岸,此处只待入冬后自然有办法解决,贾琮将信将疑,然而他是万事都依从着黛玉的,自然言听计从,便动身去巡视上流去了。将河岸上的巨石留给督府中的属员处理,关照他们但听夫人的差遣便是。

  过了两日,贾琮到底不放心,又匆忙折回,此时恰好下了雪,天气寒冷起来了,到了县衙,却听说黛玉早起便去河堤了,贾琮急得跺脚,连忙赶去。却远远的见河岸上燃着几处苟活,黛玉窈窕的身姿正在河岸上亭亭伫立,贾琮赶过去,见河工正在忙着在一块巨石下面堆放木柴,可劲儿地烧着,远处的火堆旁边,紫鹃、碧叶等人正在温酒,贾琮目瞪口呆地问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黛玉忙得两颊带霞,也不解释,只一笑,道:“你来得正好,很快就知道。”只见巨石下面的柴堆越烧越旺,噼里啪啦不时发出爆裂声,一直烧到石头的下部都红了,黛玉便命撤火,然后几个河工喝上几碗烧酒,下到河里,一桶桶舀起带着冰碴的河水,浇到巨石了,不久,巨石便裂开了,碎成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石块,贾琮不由得连声叫妙。

  黛玉得意地说道:“我这主意如何?可跟得上你那竹笼装石的主意?”贾琮笑道:“果然是你的主意高,看来你不但是我的贤内助,竟是我治河的智囊了。我看,就把当初给殷继东先生的俸禄,发给你得了。”黛玉笑啐他,然而心中也非常有成就感,她笑道:“从前三妹妹在家里的时候,常常感叹自己不是个男人,不能走出去做一番事业,如今她去了西边,听荃哥哥说,辅佐着水王爷植树治沙,可不是女中豪杰?我自然也不能落到她后面。”贾琮由衷说道:“咱们家的女儿都是强过男子的。”

  贾母自从入秋以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渐渐到了灯尽油枯的时候,每日里虽挣扎着没事人一样,照常赏花、品茶、逗鸟、观鱼……然而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少,大多数时候都是昏睡着的了。

  贾母平生最疼爱的宝玉却是无知无觉,有人拽着他来给贾母请安,他便来,也并无半句关切的言语,使贾母平添伤感,没有人告诉他,他便闷在自己房里,从不出门,也不见人,不知道在做些什么。每每看到宝玉如此颓唐,贾母就难免伤心难过,如此也就更加盼着听到探春和黛玉的消息,两个孩子的信来了,她总是让人给她读了又读,听着自己从小养大的孩子在外面过得风生水起,她才稍感安慰。有的时候,邢夫人嘟囔着要叫黛玉回来,抱怨说是谁家的奶奶这样抛头露面地到爷们的地盘去呢,贾母都给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