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之良缘_作者:梦里梧桐(177)

2019-02-25 梦里梧桐

  宝玉听了此言,不禁大为刺心,冷笑道:“原来你竟也是个禄蠹,自己做了和尚,却来劝我去应试博取功名吗?”甄宝玉笑道:“你家赫赫扬扬,已历三世,盛极而衰,天道也,不可更改,故此你想博得一第,也不过是镜中水月,可望不可即的,不如历劫听命,将来兰芝齐芳,家道复初,你才算功德圆满,庶几能与绛珠仙子再谋一见。”

  宝玉听了,心中忽明忽暗,正自寻思,忽见两个疯疯癫癫的僧道走来,架起甄宝玉,说道:“时辰到了,还在这里跟这个蠢物废话什么?快走快走!”这样一边说着,一边飘然而去,转瞬间不见了踪影。

  宝玉心中大急,连忙喊道:“宝玉,你等等,我还有话……”一下子就醒了,麝月正吓得什么似的,不住地推他:“二爷,快醒醒,可是魇住了?怎么梦里叫起自己的名字来了?”宝玉忽的睁开眼,见窗外春光正好,柳绿花红,宝钗正站在院里抱着芝儿折海棠花呢。

  第八十六回 贾宝玉无奈谋生计

  自那日之后, 宝玉渐渐变得正常起来,也许是太正常了, 反而让宝钗有些不能适应。那之后, 宝玉便把佛经也丢开了,宝钗问他缘故, 他便喃喃自语:“内典语中无佛性……”宝钗便劝他:“既是没了那些糊涂想头, 不如读写正经书,哪怕是不去应试, 也好过每日里虚费光阴。再者,老爷和太太也可得些安慰。”然而宝玉并非不想, 乃是不能, 他从前的灵性真的是随着通灵玉的丢失而化为了乌有, 一拿起书本来,便直犯瞌睡,每个字都是认识的, 但是连起来却不知是什么意思。这样几次试探,宝钗也就绝望, 把一腔的希望都寄托到了儿子的身上。

  王夫人如今倒也不顾这些,只要宝玉不再闹着出家,她便觉得是万幸。然而贾政却是不死心, 见宝玉不再疯癫,便常常拘了他来,跟着贾环一起考问书本,谁知竟发现他把原先所学的四书五经忘记了十之八九, 便是余下的一二也是颠三倒四,一团浆糊了。背书尚且如此,遑论做八股文?贾政至此才感觉这个儿子算成了废人了。

  那一日,贾政终于下了决心。他白日里忽将宝钗和宝玉都唤到堂上,王夫人也在座,贾政便对宝玉说道:“老太太将你养大,原指望着你能够做出一番事业,谁想你却如此荒唐,枉费了老太太的一番苦心。今日你也算成人了,娶妻生子,既成家就该立业,这才是你的本分,你却这样一日日虚耗在闺房之中,靠老父供养,可算什么?若是从前兴旺的时候,原也不缺你们夫妻家人的使用,然而如今家境一日不如一日,我供养不了这样一大家子,不如趁着现在分出去各自过吧。你们看珠儿媳妇和兰儿分出去就过得很好,宝玉也该挑起养家糊口的担子。”

  王夫人一听便哭了,然而因为她闯下的抄家大祸,如今她在这个家里的地位连赵姨娘都不如,若不是贾政是个老古板,不肯做出宠妾灭妻的事,早已经把她休弃,因此她自己如今在贾政面前很是卑微,饶是如此,也不能不为自己的儿子争一争:“老爷,宝玉虽说不争气,毕竟是你的亲骨肉,就这样把他们赶出去,他们又没有营生,过得不好了,别人也笑话老爷……”

  贾政陡然生出一股无名火,怒斥道:“我哪里还有脸出去见人?别人笑话得也够多的了,不差这么一星半点,你若是不如意,便跟着他们去。”王夫人便不敢说话,只吞声哭着,更觉凄惨。赵姨娘此时心中倒是得意,只是这得意里却又有些缺憾:她是与王夫人争了一辈子,如今终于赢了,可是到底这个家还剩下些什么给环儿呢?她有些迷惘。

  宝玉见父亲发怒、母亲悲伤,便跪下来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说道:“太太不要悲伤了,是宝玉不好,让老爷生气,让太太难过。老爷说的是,我也成年,本该出去干出一番事业来,才不枉天恩祖德。我如今如此愚钝,想来不能博取一第,光宗耀祖,就应该早早地去支应门户,谋个养家糊口的差事,总不还该赖在家里让父母养活,老大无成我成了什么人了?所以太太不要悲感,我从今日出去,总要做出事业来让太太放心,才不算白养了我一场。”

  王夫人用帕子捂着嘴,只哭得哽咽难言,贾政不意宝玉竟有这样一番言语,倒是出乎意料之外,反而悲伤起来,便叹道:“你既有这样的念头,也就不算不孝了。我只是让你自去谋个养家糊口的差事,倒也没有想将你赶出去,毕竟宝钗还是我的儿媳妇,芝儿是我的孙儿,我也不能看着你们流落街头。这样,你们还是住原来的屋子,从侧门出入,就算是分家了,各人屋里的东西都归各人,饭食各自吃吧。”说着泪如雨下,挥挥手让他们出去,宝钗含着泪,随着宝玉给贾政王夫人叩头,然后回自己屋里。当天下午,贾政便派人来,将内院的门堵上,从西面临街的围墙处打开一个侧门,宝玉就此分出去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