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之良缘_作者:梦里梧桐(49)

2019-02-25 梦里梧桐

  然而王夫人心满意足,她本是个心思单纯之人,认定了的事情便百折不回——她一向爱重宝钗的端凝稳妥,如今聘为儿媳,真是发自内心的欢喜,酒席上言笑晏晏,相比同席贾母淡淡的面色,让薛姨妈微有窘意。

  这里正热闹着,忽见薛蝌满头大汗地进来,也不及给贾母等请安,便神色慌张地跑到薛姨妈身边,附耳说了几句话,薛姨妈登时惊骇得面色如土,连忙起身,只说家中有事,就匆匆离席,也不等贾府的人送,径直出门上车去了。

  其时礼仪虽完,酒席未散,满座亲友面面相觑,内外愕然。贾母便皱眉说道:“凤丫头快打发个人过去问问,到底是什么事,如今是亲上加亲了,都是一家子门里的事儿,大家都在关切着。”王夫人也真正着急,顾不上细思量贾母的话音,只催着贾琏过府去探问,这里便草草地散了酒席。那宝玉竟像是泥雕木偶一般,别人让他行礼便行礼,别人让他喝茶便喝茶,一些都不关心,只望天傻乐,王夫人看了更加心烦,只让袭人扶他回房去。

  林婶娘抿嘴一笑,与贾母寒暄道:“今日却没有见到琮三爷,不知道是病了,还是在用功读书?”贾母便微笑道:“他父亲怕他贪玩误了正事,拘着他在园子里读书呢。”林婶娘便点头赞叹,夸了贾琮一番,贾母深知其意,倒也乐见其成,两人说得入巷,正谈论着,派去探听薛家消息的家人回来了,却带来了一个晴天霹雳:“薛家大爷在外面打死了人,又惹上了人命官司。”

  那探听消息的林之孝家的这样说道:“据说薛大爷是酒后跟个店小二生气,误伤了人命,此时被拘在县衙里了,也不知怎么定罪,催着薛二爷快去打点,薛亲家家里此时乱得很,他家的媳妇大哭大闹、寻死觅活的,薛太太慌乱得没有主张,只会流泪了,倒是宝姑娘还沉得住气,正在家里分派人手,把两个铺子和几十间打租的房子卖了,换了银两,好打发薛二爷上路呢。”

  贾母听了心中发闷,只长叹一声:“罢了,那宝丫头是个好的,只可惜有这么个惹祸精的不成器哥哥,可怎么处?这才刚定亲,竟成了这个样子。”说罢,也不看王夫人一眼,便打发她出去,自己留林婶娘吃茶说话。

  王夫人晚间不免亲自去薛家安慰妹妹,姊妹俩说一阵哭一阵,薛姨妈再三求王夫人和贾政跟那知县托情,王夫人明知贾政未必肯趟这浑水,还是不得不答应下来,等夜里跟贾政一提,贾政果然不肯出面打这人命官司,且抱怨王夫人见事不明,竟攀了这样一门不相称的亲事,白白受拖累,败坏了名声。王夫人被气得倒仰,不敢当面分证,也只背人处落泪而已。

  第二十二回 中探花琮儿喜事连

  四月二十一日举行了殿试,天不亮贾琮便穿好贡士的礼服在□□外等候叫号,此时大家都厮认了个七八,彼此问候,不久有太监出来传旨,命贡士们按照发榜的先后列队鱼贯而入,在太和殿的东西两庑,朝上磕头后顺次就座,然后读卷大臣捧出试题,贾琮展开观看,果然是时务策论:“修史之难,莫如表、志。”

  恰好贾琮在四书五经之外,真正研读精熟的也不过是司马公的《史记》,当下便洋洋洒洒地写了起来,他写得过于专注了,竟连一个穿黄袍之人走到他身边俯身细看他的文章都没有发觉,直到听到沈博约先生轻咳示意,方意识到皇帝本人正在巡视考场。他不敢抬头直视圣颜,连忙俯身跪倒请罪,却听到一个清朗温和的声音说道:“何罪之有,你坐下,只管答卷。”贾琮看着眼前袍角上金线缂丝的游龙,深深磕下头去,然后低着头起来,战战兢兢地坐下继续答卷。

  交卷时,才发现监督收卷的大臣是林嘉蕤,那林大人朝着贾琮温和一笑,目光中带着鼓励,贾琮心中一振,恭恭敬敬地交上卷子,走出大殿,只见阳光明亮,他一直走出去,袖子甩出了一道弧线,只觉得心情舒畅,如倦鸟如林——成败在此一举了,然而他感觉良好。

  贾琮所不知道的是,在他身后有一道目光一直追随着他的背景,此时那人笑道:“这个少年很是有趣,林卿,去把他的试卷拿来给朕看。”林嘉蕤连忙双手捧上,皇帝只看了一眼便笑道:“此子写了一笔好字,时人都学馆阁体,他却将赵孟頫的字学得了□□。”然后又看文章,评道:“嗯,叙事析理,谙熟出老宿上,很是难得,也算是少年老成。”林嘉蕤自然连连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