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之柔芳懿懿_作者:末烬(157)

  皇帝就是这样,越如此说,越能勾起他骨子里的疑心重重,“即便永琪与太后没有来往,这些日子前朝多少臣子举荐了他?需知先帝最恨两样,一是贪,二就是党!朕登基以来极重嫡子,先前的端慧太子是,如今的永珑也是,朝野上下谁人不知?永琪他敢以非嫡非长之身,结党觊觎储君之位,便是与朕相忤!”

  如懿连忙拜倒,殷殷恳切:“皇上明鉴。臣妾知晓后宫不得干政,但臣妾待永琪一向视如己出,朝政的事臣妾不懂,但若永琪为着与永珑相争而被皇上介怀,臣妾也有训教不严之过,请皇上降罪。”

  小小的暖阁里横亘着死一般的沉默,仿佛是一根针落在地上都清晰可辨。皇帝这样说永琪,可见是气得狠了。要知道这些年凭借海兰与如懿的关系,永琪几乎从未受庶出身份所累,皇上更从未因此而轻视了他。或许连永琪自己都不知道吧,真正庶出的阿哥在皇帝心中会是这般不堪。

  然而永琪终究是幸运的。毕竟他还没有像永璜一样无缘无故被出继,也没有像永珹一样刚刚显露夺嫡之心就被抛弃。他失去的,也不过是皇帝的圣心罢了。

  良久,皇帝终于长长地叹息一声,郁然道:“孩子们不争气,是朕教导无方,怎能怪在皇后身上?你起来吧,也是做了皇玛嬷的人了,别动不动就跪。”

  如懿就着皇帝的手起身,小心翼翼道:“皇上先是皇上,然后才能是阿哥们的阿玛,怎可能事事都顾到了?说到底,永琪也还年轻,容易被人利用。以后让永瑾多提点着他,也就是了。”

  “也罢。当阿哥的,哪一个不是盯着储君之位。朕的儿子里觊觎储位的也不止永琪一个,若是人人都像永瑾一样,又有谁来继承朕的江山社稷?”皇帝的声音沉郁顿挫,仿佛潜藏了无限哀凉,“罢了,永琪不在京中也好,免得他难以自处。这些日子朕也想过了,朕的身子一直不见好转,有些事早些决定下来也好。”

  如懿暗暗一惊,一双美目却沉着得辨不出颜色:“皇上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切不可自伤过度。”

  “眼下不说这个了。”皇帝凝神道,“明年璟嫤就要及笄了。日前你说要给璟嫤选一个好额驸,如今可有了人选?太后身子一直不好,有她的喜事冲一冲也好。否则一时出了什么变故,还要委屈她等上三年,蹉跎年华。”

  如懿轻笑道:“正是想与皇上说呢。臣妾想着缅甸的战事一直未曾平定,如今皇上派了永琪去劳军,想来很快也会有好消息传来。臣妾想着,征缅军中说不定就有一些满军旗的青年才俊,璟嫤若得如此,也是美事一桩。”

  皇帝徐徐颔首,道:“这也是好的,征缅实打实的军功,出来的都是青年精英,只是战事终结未必有定数。也罢,左右璟嫤还小,璟瑟当年也是十七岁才谈婚论嫁,不必急于一时。”

  “可不是么,前几日臣妾还与颖妃妹妹说起这事儿。颖妃妹妹也在担心璟妧的婚事,毕竟璟妧只比璟嫤小一岁呢。”如懿淡淡含笑,状似无意,“咱们姐妹都说希望女儿嫁在京中,颖妃妹妹却是个欢脱性子,盼着女儿去见识见识辽阔的蒙古草原,自由自在,不必拘束着。”

  说到这里,皇帝的笑容便淡了,半晌才轻笑道:“璟嫤还未定下,璟妧更不急了。前些日子你不是选了博尔济吉特氏给永瑄做嫡福晋?明年三月,这事儿也该办了。”

  从养心殿回去已经是月挂中天了。翊坤宫的暖阁里早已暖好了地龙,容珮一边提醒菱枝仔细看着炭火,一边往香炉中添入少许梅花粉来调和气息。如懿解下紫狐毛的小披风丢给芸枝,兀自坐在炕桌旁出神。

  移筝使了个眼色让众人下去,将容珮一早预备的旋覆花汤端了上来,劝道:“这汤是一直温着的,娘娘尝一尝可还喜欢。小厨房新换了做汤的厨娘,都怕不合娘娘的口味。”

  如懿用小银匙尝了一口,淡淡皱眉:“总是不一样的了。不过是一口喝的,倒也无妨。”她看着移筝欲言又止,便道:“移筝,你是我陪嫁的丫鬟,这些年你一直是我最信任的人。你有什么话,直接说便是。”

  移筝踌躇片刻,方道:“奴婢确实不解。娘娘明明知道太后不会帮您,为何还任由荣郡王去劳军?虽说皇上猜出了太后的用意,但终究是荣郡王得了差事,娘娘就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