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红楼梦新续_作者:杨世东(70)

2019-02-09 杨世东

  贾宝玉站在岸上,定定地看着河水发呆。良久,缓缓地走下河岸,来到水边。宝玉方欲步入水中,忽听见身后有人厉声高叫:“公子请留步!”宝玉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一只手拽住了衣袖。忙回头看时,见是一个和尚,尤急喘未匀。不及宝玉开口,那和尚叹道:“幸亏吾来得及时,不然几误了大事。公子如何寻此短见,速速回头要紧。”

  宝玉见这和尚拽着自己不放,又说些疯话,心中疑惑,不禁问道:“在下不解老师傅所言之意,难道老师傅认得在下?”那僧方笑道:“公子先不必问,暂且离了这里方好说话。”宝玉道:“在下自有心思,多谢老师傅善意。请老师傅自便。”

  那僧笑叹道:“真是光阴如织,当日离开青埂峰落尘入世,不觉已二十又一载耳!”向宝玉道:“公子尘缘尤未了却,今日断不可有投河之理。且听我细细说来。”宝玉当日生病时即听说过有僧道前来疗疾之事,又有些无头无脑的疯话。今日又忽见来了一僧,说着些疯话,心中不禁犯疑,遂问道:“请问仙师是何人,打那里来?适才仙师所说的在下不懂,还请明示。”那僧笑道:“此事说长则长,说短则短。敢问公子是否有一枚鲜明美玉,乃是随公子落草而来?”宝玉不觉点头道:“是,在下确实在落草时衔下一块玉来。”那僧又道:“衔玉而诞乃千古未有之奇闻,而公子独得之。公子可知道其中的奥秘?”宝玉见问得奇,只得摇头。

  那和尚长叹一声,继而哈哈大笑。宝玉见此形状,心中大动,打拱道:“弟子愚顽。若仙师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还乞不吝赐教。”那僧道:“吾乃茫茫大士也。当日吾同渺渺真人携公子幻形历世,却不期公子今日坎坷如此。也罢,吾就将诸事告诉公子。公子的真身并非凡人,乃是上古时女娲娘娘遗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一块石头。只因要了却一段奇缘,才托身公子而下凡历世。”

  宝玉一听此言,如听神魔外传一般,惊得不禁倒退一步,张口结舌,半日难言。那僧见宝玉如此形状,笑道:“公子吃惊,也是常理。待吾细细说来,公子自解其情。当日吾同渺渺真人云游四方,一日来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巧遇公子。因内中干连一段奇缘,吾二人便携你下山。后来你托胎于荣国府王氏夫人,成了荣国府的嫡孙。这便是你前世今生的缘起。”

  贾宝玉虽自来觉得那块通灵宝玉颇为蹊跷,但是从来不曾想过自己有如此来历,早已惊得目瞪口呆。低头细想历来之事,又细思和尚之言,方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相信此和尚所言不虚。乃倒身下拜道:“仙师在上,请受弟子一拜!”那僧忙搀宝玉起来,道:“如今虽说前缘已了,但你尘缘未尽,所以断不可有投河之举。”

  宝玉缓缓地向前走了几步,眼睛看着远方,轻轻地道:“我心早已失去,如今我徒有皮囊而已,只盼早日一死。”那和尚嗟叹道:“天意如此,也违拗不得。也罢,你就随吾一起走吧。”说罢,二人飘然而去。

  贾宝玉只觉如梦如幻,也不知过了多久来到一座高山。只见苍松翠柏、云遮雾罩。上得山来,见一座寺庙,上书荣法寺。那茫茫大士每日和寺里的和尚们谈经论道。宝玉或去听谈讲,或在禅房中独坐,不觉已将近一月。

  这日茫茫大士告别众僧,带着宝玉下山来,径往北邙山而去。一日来到北邙山,见一道人正倚在一块大石头上捕虱。

  那道人见二人上来,忙迎上前来抚掌大笑道:“劳顿劳顿!吾算定今日大士到来,故在此恭候。”茫茫大士也哈哈大笑道:“道兄神机妙算!让道兄久等了!”又笑道:“道兄,看我把谁带来了。”宝玉早已拜伏在地。那道人边搀起宝玉,边笑道:“奇妙奇妙!合应天数,真是分毫不差。如今三劼已历,尘缘已了,吾等正好同去太虚幻境。”二人大笑,携了宝玉,把袖子一挥,腾云驾雾而去。

  一时来到太虚幻境。那通灵宝玉故地重游,竟豁然开朗,当日神游太虚幻境时诸般情景皆历历在目,甚至连看过的册籍也尽皆现于脑海。回想一回,恍然大悟,今日方解得那些册籍上的玄机,不禁失声嚎哭起来。

  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见通灵宝玉泪流满面,哭得好不伤心,忙问道:“石兄因何忽然嚎啕大哭?敢是悲尘缘已尽,而今不得已返真乎?”通灵宝玉哭道:“非也。二位仙师有所不知,当日我曾神游此地,承蒙仙姑厚爱,不但待我以美酒佳肴,更让我阅览‘金陵十二钗’册籍。我当日虽曾逐册翻阅,但是不解其中之意。今日故地重游,忽想起册籍中的言语,方才领略其中深意,故而痛哭。”二人听罢,也嗟叹不已,道:“乌云浊雾,虎豹豺狼。诸芳散尽,亦非偶然。而今已是烟消云散,石兄也宜渐次释怀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