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同人)南侠觅颖之开封情缘_作者:繁尘静影(45)

2018-12-20 繁尘静影

  “别骗自己了,你心中明白她害死了你的挚爱,此事都未查清,还欲查别人吗?”季楚风话音一落,人已走远。

  展昭呆立原地,身后有人道:“你信她?”

  “炘儿?”

  “别再如此叫我!”展侠颖喝住他道。

  自陷空岛那夜见到她与沐秋雨开始,展昭便私下问过展萦尘这几年,任炘可有变化。这些事早已被她无意间听到,只是不愿说明。“我答应你,襄阳城破。我会将一切全盘脱出。”

  “……姑娘,我……”

  展侠颖听此不觉眉间一锁,转过身道:“大人要入宫,展大人还是去护其周全吧。”

  展昭本是有话欲讲,却又因展侠颖的一句话收了回来,只得说道:“恩,我这就随大人入宫。”

  大雪复至,雪片打在展侠颖脸上,化作雪水延她面颊淌下。

  作者有话要说:

  里面有一段选自《捆龙索》

  21、第三章 血映蓝衫

  第十五章血溅冲霄大破襄阳(二)

  皇宫御书房内,包拯展昭进殿见驾,二人轻撩前襟,屈膝跪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仁宗俯视二人言道:“平身。”包拯展昭二人起身抬头望向仁宗,见仁宗身旁站立一女子。其身穿黄色织锦缎绣长裙,头戴凤冠。淡淡的脂粉映出她如桃的面颊,唇上那一抹朱砂更是衬出她白皙的肌肤,此人并不陌生,正是赵清雪。

  仁宗开口问道:“包卿,朕记得数月前礼部侍郎惨死,如今想起朕心犹伤。此案当时好像还牵扯到开封府的内眷,朕想包卿不会忘记吧。”

  展昭听后心下一惊,正欲开口,不想包拯已上前一步拱手回道:“微臣记得,此案当时震惊京城,并由襄阳王爷与太师一同监审,事后证实此案确与开封府家眷无关,而真正的罪犯也皆已伏法。”

  仁宗进而言道:“朕记得当时的回呈上说,犯人在追捕中均畏罪自尽,便了结此案。可朕尚有疑惑,若犯人如卿所云乃江湖草寇,那李府当有财物之损。但据朕听闻,礼部侍郎全家除一幼齿小童外,皆被杀害,然则府中却无财物遗失。如此看来这杀人者为得并非财物,而为人命。既是如此,此案绝非简单命案,包卿却以图财草草结案,莫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要欺瞒与朕吧?”说着,掌拍桌案站起,怒视包拯。

  包拯展昭复跪于地,包拯双手抱拳回道:“臣惶恐,不明吾皇所为何意。”

  “你惶恐,你不明朕意,只怕是你太了解朕的意思,只是不愿说罢了。”

  “皇上,这......”

  此时赵清雪走了下来,站到包拯身边说道:“包大人不必再有所隐瞒了,此案大人早已怀疑一人,只是念其身份不敢向我皇兄直言吧?”

  包拯语塞,展昭忙言道:“启禀皇上,包大人确怀疑一人,然则念及的并非是其身份,而是苦无证据。此案包大人一直暗中查访,故尚未禀告皇上,还请吾皇切勿因此而怀疑包大人的清廉。”

  赵清雪看着眼前这英武的男子,可为包拯如此直言面对皇上,不由心生敬畏。仁宗听闻展昭之言坐回到龙椅之上,言道:“包卿,朕听民间传闻此案牵连皇室之人,说来也是朕的家丑,但此事一旦继续传扬出去将有损国体,故朕决定重审此案,还李爱卿一个公道。包卿意下如何。”

  包拯回道:“微臣绝无异议,吾皇能如此宫中体博,乃大宋之幸。只是此人乃皇亲国戚,若是贸然提审恐有不妥。”

  “那依爱卿之意此案当如何处理。”

  “依微臣看来,此案只可暗查。臣恐一旦证据属实,襄阳王事败之后必做破釜沉舟之选,他若依地利之势兵发京都,必会伤及无辜百姓。吾皇不如以年关将至将襄阳王宣召进京,微臣再派人前往襄阳搜查证物。这样一来不至打草惊蛇,二来一旦证据确凿可直接在京城拘捕王爷。”

  “爱卿之举正合朕意,两位爱卿起身说话吧。”包拯与展昭站起身来,仁宗又言:“这位便是八王爷的女儿,清雪郡主,朕已准了,让她协助你们开封府办案。”

  “郡主乃金枝玉叶,随微臣办案恐有不妥吧。”

  “有何不妥,包大人是担心本郡主的能力吗?”赵清雪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