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那个乱子实在是太大了,于是在父亲回来后,弟子们都强烈要求把这个惹事的家伙逐出师门。
父亲闭目想了半晌,这才缓缓地开口了:“没有办法啊,他毕竟是我的弟子……”
父亲的回答使在场的所有弟子都沉默了。他们没有再提逐出师门的事,而是神色复杂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明子起初一直都不能理解父亲为什么对于培养新秀一事如此热衷。
在她向父亲提出自己的疑问时,父亲是这样回答的:“我受到了很多老师的恩惠才有了今天,培养弟子是对老师们的报恩。”
父亲的恩师一共有四位,他们分别是鸟居锅次郎先生,鸿原正広先生,久保松胜喜代先生,还有铃木为次郎先生。
直到现在,每每提起自己的恩师,父亲的态度还是极其的恭敬。
听到父亲的回答,明子回想起来,在自己幼年的时候,印象中每年都会有一位老人来到父亲的道场。
那是一位体格硕大,然而面色看起来却相当不好的老人,想来他的身体应该并不太好。每一次他都会在这里停留半个月或一个月。
听母亲美春讲,那个人是父亲幼时的授业恩师,叫做鸟居锅次郎。
尽管鸟居先生不是真正的职业棋士,他却是父亲走上棋手之路的启蒙者。因此,每当老人到来之际,父亲和母亲都毕恭毕敬地接待这位老人,饮食起居方面也都照料得无微不至。
在这期间,对待那些弟子们,这位鸟居先生比父亲还要严格。明子有好几次都看到他在父母稍稍离开房间之际大声训斥着那些在修行上有所懈怠的弟子们。
“你这家伙,听着!你在这里不就是为了在围棋上成功吗?!如果没有下好围棋扬名的话,你如何报答你的恩师?!”
老人凝着脸厉声呵斥的样子直到现在明子仍印象深刻。
在明子17岁那年,父亲将道场迁至东京四谷的三荣町。
那是一幢二层楼建筑。只不过,只有二楼是作为道场来使用的。
道场的布局很简单。一间20平米左右的房间是弟子们平时的训练房,一间16平米左右的房间为收藏棋具用的储藏室,有三间十几平米的房间是作为内弟子生活使用的。明子父母的房间和供普通弟子临时居住的房间也分布在二楼。
一楼有一间32平米的房间,它被同时作为客厅、厨房、餐厅和起居室使用。明子和其他兄妹的房间也在一楼。
这就是道场的大致格局。
在明子10岁的时候,父亲因为脑溢血倒下了。经过两年的疗养,父亲的病情才有所好转。
就在他们以为父亲会健健康康下去的时候,没想到他又一次倒下了。
那是在位于四谷的道场开场的第三年。
父亲每年都会带领弟子在全国巡游一番,为的是遇到围棋天才少年。这一年,父亲又一次带着自己的弟子们来到了北海道。
也就是这次巡游时父亲与塔矢行洋见面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人物原型:
大竹九段:木谷实
塔矢明子:木谷礼子
为符合剧情,对年龄进行了调整。
第86章 番外篇:塔矢明子(2)
塔矢行洋的家乡在北海道旭川市。
少年时的行洋是个典型的既淘气又任性的孩子,而且根本不听父母的管束,这让其父塔矢弘光和母亲塔矢清子都相当头疼。
为了能让他的性格稍稍收拢一些,在行洋读三年级的时候,棋力水平只有五、六级的塔矢弘光先生开始教他学习围棋。
那个时候行洋已经快九岁了,虽然学棋的时间并不算早,不过他的成长速度却是相当惊人的,不到一年,他的棋力就超过了自己的父亲。
在这过程中,行洋开始深深地为棋盘中的无穷趣味所着迷。他不再热衷于和其他孩子们嬉闹了,一有空闲他就会端坐在棋盘前潜心钻研着围棋,他原本的性格也因此转变了许多。
待他的棋力相当于初段时,行洋的叔父——具有四段实力的村冈诚氏先生带着他来到了旭川地方棋士早势胜美五段的家。
早势先生在与行洋试棋后发现了他的才能,并决定训练他。于是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每个星期六和星期日,行洋都会乘公共汽车去早势先生的棋会所学弈。
早势先生和父亲是旧交,为了行洋能有更好的前途,在父亲这次来北海道巡游之际,他向父亲介绍并提起了行洋的“入门”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