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每日傍晚,她听到下人去门口迎邱小冬回府的声音,就再从书房窗户翻出去,回同福客栈。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挺好的姻缘,挺聪明的魔头,硬是要折磨一下小邱少爷。
好在江湖上最不缺的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道义,老白的轻功在小贝之上。他看着邱小冬和莫小贝每天上演这种猫抓耗子东躲西藏的白戏,终于也施展轻功尾随莫小贝,弄清楚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告诉了邱小冬。
邱小冬双手掏兜感激而言,“ 侠义精神,铭记在心,这五十两,拿去喝酒。”
老白刚把五十两银票揣怀里,就被佟湘玉抓个正着,她拍案大喊,“白蘸糖!你敢卖额小姑子!”
老白拉扯着佟湘玉过来撕扯银票的双手道,“缺心眼的娘们,你自己上楼看看去,小贝房间里摊开那么大一块包袱皮,说不定过完年开春孩子就要背着行李回衡山了!”
谁也不希望小贝回衡山,无论是从亲情的角度上,还是爱情的角度。于是大家决定,齐心协力帮助邱小冬,追爱莫小贝。
小邱少爷一感动,又每人给了一张五十两银票。
是夜,邱小冬回府,莫小贝照旧听到声音后回同福客栈,一刻钟后邱小冬再次出门,在老白的掩护下进了莫小贝的房间。
莫小贝被佟湘玉拉着,李大嘴哄着的在大堂吃晚饭,饭后踩着楼梯回房间。一开门,赫然是邱小冬那张俊俏的脸。
莫小贝问,“邱小冬,你知不知道按照大明律第四卷第三百二十六条,未经他人允许,私进闺房是犯法的?“
邱小冬反问,“莫小贝,那你又知不知道,接受了别人的亲亲就要给我名分在一起?“
——比如,让我当你男朋友什么的。
儿女情长真的很耽误行走江湖。
邱小冬想,如果莫小贝这样对他说的话,那他会想出一万个理由,像绚烂的烟花一样来留下她。
但世事无常又怎么会由人预料。
邱小冬站在莫小贝的闺房里,窗户是开的,月亮很圆,他一身月色,莫小贝说:“我今日在你书房的时候,听到你父亲和你母亲商量,要举家搬迁去京城落户了。”
院试乡试之后,就是会试。会试在京城举行,如果三年后邱小冬再次高中,就能入仕,甚至成为京官。那么邱员外现在决定提前搬到京城,一举数得。
老翰林年纪愈大,精力不够指导邱小冬了,京师重地,名师众多,教学风气优秀。学生也多是名门望族的公子,同窗交集,对日后人脉的发展很有好处。更何况京城地广物博,汇集了各地的名物风物,增长见识,拓宽世面。
邱小冬说不出话了,大脑像放完烟花后的那一片空白,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回的家,看到府门上挂着的牌匾,硕大的鎏金字——“邱府”。
如果邱家搬到了京城,把这里的一切都搬走,那么他和莫小贝要怎么办,他从这里闭着眼,都能走到同福客栈了,他不想走。
京城遥远,没有小贝。
邱小冬大步踏上府前的台阶,一路往父母房门跑去,他要理论这件事情,既然父亲还在与母亲商量,那他也有参与商量决定的权利。
他跑到邱员外房门口,听到里边咳嗽不断,一声接着一声,声声震夙。刚要抬手敲门,邱夫人端着药碗开门出来了。
母亲诧讶于邱小冬为何站在门外,邱小冬惊愕于父亲为何躺在床上,像是一病不起的模样。
邱夫人见邱小冬已然撞见,就开门见山的直说了。邱员外身体一直不好,又是入冬,体寒再次发作。其实这些年来,邱员外一直小病缠身,大病瞒着,怕让邱小冬惦念,耽误学业。
邱小冬有了会试进京的资格,不如借此全家都都搬到京城,那有不少太医院退休下来的名医,悬壶济世妙手回春,对邱员外的病更有好处,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邱家男丁少有能活到五十,邱员外得邱小冬时,二十有五,而今邱小冬也二十了。
整个正月,邱家都低迷又忙碌。
邱夫人忙着照顾邱员外,邱家下人在忙着打包行李准备马车,一切有条不紊忙中有序的准备着进京事宜。邱小冬暂时坐上了一家之主的位置,清点家中在七侠镇左家庄和十八里铺的商铺和生意。邱员外病中精神还不错的时候,父子二人便一同商议,哪些行情好的商铺要留,接着收租营业。哪些铺子要变卖,进京了山遥路远,没有更多的精力来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