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同人)新·白蛇传之谓道纪_作者:保保(3)

2018-11-02 保保

  白蛇含笑,伸手在那女子额前亲昵的一点,接着双手拢在胸前,催动意念。片刻后,一颗鸡蛋大小的元珠浮现在她腰腹之间,紫气氤氲流转。众人看的痴迷,方才那女子大胆伸手去摸,只觉手上仙气缭绕,指尖却是虚空。

  “白姐姐。”那女子道:“我等拘在这潭水里上百年,所得元珠不过米粒大小,亦不能出走到别处,实在憋屈。”

  女子为首的几人,除露在水面上的部分为人形外,浸在谭水里的下身仍是一条条漆黑巨大的鱼尾。

  “姐姐所见所得,可说与我们听?好教我们也能托成人身,到陆地上行走。”那女子说的赤诚。大家山中为伴度过许多岁月,白蛇又居长,虽比之她们陡然上了一阶,但应该不至于就小气藏私,不肯传授。

  白蛇却双眼微闭,吐了一句:“天机不可泄露。”而后她睁眼微微一笑,“我却觉得只我一人得道不算美事。那禅音足可穿金裂石,只要你们心静,就能寻到踪迹,拾级而上,终得大成。”

  众鱼精听得喜不自胜,发出“喔喔”叫声,那领头的女子却叹气:“哎,我等群居,如何心静?”

  白蛇摇头,“勘不破这一层,你便只能终日拘在这深潭之中。”

  “那也罢!”那女子也不知听懂没有,将白蛇的劝言抛诸脑后,急急问道:“姐姐可有上天去看?你已得道,何日登仙界?”

  白蛇沉思良久,如实说道:“天上就犹如你们方才所见的元珠,看之瑰丽无比,触之却是一片虚空。我只得千年道行,料想登仙还需时日。”

  “那也无妨。”那女子浑不在意,笑吟吟的说:“咱们山中灵气馥郁,我们与姐姐作伴,不怕日久天长,待姐姐登仙界时,也好超拔超拔我们!”

  “喔喔!喔喔!”

  白蛇心想,鱼精终归受深潭所限,想要登阶而上,或许比她还要艰难许多倍。这班妹妹们一个个天真烂漫,想不了那么长远。好在青城山确实是个修道的福地。只要她们一心向道,其余的,就随缘了。

  春雨惊春惊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山中时节变换,一如往昔。白蛇却有感,自畜生道修入人道后,所得缘法与旧时大不相同。不过一年光景,她便获得比往昔十倍的进益。捏指一算,可感知过去未来之事。提木成剑,辟空裂石。变化之数,更是比之前多了数十倍。且前所未有的感到腹中饥饿。阴雨连绵的天气,居于洞穴中,虽不觉身上寒凉,心里却戚戚然,不由得变幻出大氅披在身上,方才好受一些。

  来年春暖化冻,山间灵物从冬眠中苏醒,白蛇将他们寻到,与之一一告别。言她将再度去往秦岭,此去前途未卜,要他们潜心修道,切勿杀生。

  临行前,鱼精中那领头的女子奉上一把宝剑与她傍身。这宝剑长近三尺,周身寒光,在潭底沉了不知多少年,依然锋利无比。剑鞘镌刻“速还”二字。白蛇将其掂在手中,心想如她出剑,必定速还,切不可倚仗宝刃伤人害命。

  尚不知白蛇飞赴秦岭奇遇,山中已又过一岁春秋。

  青城山向西南五百里,还有一处峨眉山,也是云鬟凝翠、钟灵毓秀。时值盛夏,山中微雨时落时歇,茂林间雾气缭绕。唐代李白有诗云: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如非雨后山道路滑,必定有游人驻足,感慨置身山中犹如仙境。

  虽是刚刚下过雨,山道上却有人。

  半山腰的白雾透出几分黑气,隐约见一年轻男子,稳稳当当斜卧一株桢楠树杈上,正俾睨下首。树下还有六人,其中一人粗布短衣,面黄肌瘦,躺在地上似不省人事,另外五人衣衫更是褴褛,或蹲或跪,围成一圈,十分诡异。

  五人围看了半晌,纷纷抬头向树上看去。这五人面无血色,形容枯槁,搭在膝盖上的双手干瘦青黄如鬼爪一般,陡看一眼便让人遍体生寒。树上的男子倒是一脸习以为常。他样貌斯文,鼻高唇薄,一双杏眼如寒潭一般漆黑深沉,衬托得五官偏于清秀,只是双眼下若隐若现的青色显得斯文中带几分鬼气。着一身黛蓝色长袍,比之地下的五人更是体面许多。他漫不经心的折了一根嫩枝衔在口中,悠悠叹道:“看来还是不饿啊!”

  他意有所指,竟是要这五人将躺在地上的人分而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