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了一顿训斥之后, 宝玉老实了几天——不过这“老实”,也只体现在他不经常出门闲逛了,在家的时候也不怎么念书, 日常就在贾母面前哄老人家高兴, 或是和黛玉凑到一起, 两个人玩一些小游戏。
青梅竹马的感情日渐升温,但是上学这事却又被抛到了脑后。
好在宝玉现在也不怎么提要和柳五儿试“那事”了, 让柳五儿觉得轻松了不少。
可惜, 宝玉这样的“老实”并没能多维持几日, 这日东府那边尤氏又差人过来, 只说单独请凤姐过去松散一日,凤姐过去告诉贾母的时候, 宝玉正好坐在一边吃果子, 他这些日子在府里闷得很, 听到后也吵着要跟着一起过去逛。
贾母听了就先答应下来,凤姐也只好答应说要带着宝玉一起过去。
之后自然又有人通知了柳五儿等人,这次凤姐过去没有兴师动众地带太多人, 宝玉身边的丫鬟也不必跟随着服侍,只是还是要提前准备好一套能更换的里衣外衣。柳五儿轻车熟路地收拾好了包袱, 交给过来传话的小丫鬟,心里又忍不住担心,生怕宝玉在那边又生出什么新的故事出来,让众人为难。
因为担心着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柳五儿一整天都有些心绪不宁,手里拿着针线,却又不能安下心来做。好不容易等到晚上,见宝玉回来还是兴致勃勃的样子,这才放下心来。
“去给老太太、太太请安了没有?”她迎上去问。
“还没有。”宝玉笑着摆了摆手,“刚回来,身上还带着酒气,这样过去准是要挨骂的,就想着先回来换一件衣裳再过去。”
柳五儿忙张罗人打水预备给宝玉洗脸,又过去服侍宝玉换下外袍。走近一嗅,果然闻到了不少酒气,忍不住皱了皱眉头,“你不是去东府那边了?怎么喝了这许多酒?”
宝玉拉了拉柳五儿的手,“我正要跟你说这事呢,今儿我过去的时候,可巧荣哥儿媳妇的兄弟也去了,我之前就听说过他,一直想见他一面却没有缘分。今日却恰好就见到了,果然是和我想的那般投缘。他虽然家境不丰,人却是极好,比起我来反倒更适合生活在这侯门公府之家,我只恨自己没能早一些与他结交——但是今时今日也并不晚,不枉了我这一生了。”
这话说得颠三倒四,也非常没有条理,柳五儿听了只想笑,却又怕宝玉犯了痴病,只好随声应和,“你们两个就是现在才有了缘分,日后时间还长呢,尽可以来往……”她说了一句,又想起秦钟似乎也并不长命,蓦地停住了话头,无措地不知道该继续说些什么。
宝玉却没有注意到她的异状,自顾自地往下说着,“我已经同他说好了,他家境贫寒,去不了什么好的私塾,不如就到咱们家的家学里读书,我和他若能同窗几年,让我读那些市侩的文章也未尝不可。”
柳五儿怔忪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宝玉的意思是他终于要去家学读书了,她心底顿时涌上一股狂喜:因为距离晴雯那一世太过遥远,她已经忘记了在那一世中宝玉究竟有没有认真去家学读过书了。然而无论如何,宝玉现在自己主动提出要去念书,这就可以说是她任务成功的一部分。
“这可是好事,老爷若知道了必然会高兴的。”
宝玉却摇了摇头,“我只想着和他一起去上学,若他不去,那上学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只是不知道老太太、太太那边会否同意,我等下去请安的时候,还要问问两位长辈的意思才行。”他踟躇片刻,拉住柳五儿的手,“好姐姐,你能不能陪我过去给老太太、太太请安?我自己过去怪怕的,又有事情要说,你跟着一起,我还能胆子大些。”
柳五儿觉得自己先现在的状态就是:只要宝玉肯去上学,什么要求她都能答应!更不用说只是陪着他一起去主屋还有正院请安这样的小事了。
“当然可以,只是你也要换好了衣裳、披上斗篷再出门才是。”
宝玉笑着又说了几句好话,才安静下来,任由柳五儿将斗篷披到他身上,这才拉着柳五儿的手出门。
外面天色已晚,柳五儿让小丫鬟在前面打着灯笼,先去给贾母请安。
贾母正躺在软塌上和凤姐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呢,见宝玉进来请安,就先问他:“今日在那边府里可吃好了?”
“吃得不错,只是更想老太太屋里的饭菜。”在贾母面前,宝玉一向是很会说“甜言蜜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