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确实做了两道你一向爱吃的菜,我已经吩咐下去了,明儿还做给你吃,另外还有别的好菜。”
宝玉凑在贾母身边撒了一会儿娇,才说出想和秦钟一起去家学上学的事。贾母听了却很有些犹豫,老人家总觉得家学是给族里那些家里贫寒、请不起先生的子弟准备的,一来条件略显寒酸,二来族中子弟品行不一,生怕有一、两个不着调的,再把宝玉给带坏了。
老人家的这些念头,大多也是心疼孙子的意思,但是宝玉刚和秦钟结交上,正是热络的时候,自然不肯让秦钟失望,也不愿意自己的盘算落空,因此倒把秦钟夸成了世间少有的大才子,又赌咒发誓,说自己有了这样一个伴读的朋友,正好发奋读书,来年蟾宫折桂,为贾母争光。
不光是宝玉,凤姐也是一向和秦可卿交好的,此番关系到秦氏兄弟的课业,秦氏私下也托付了凤姐几句,凤姐就也在旁帮着说了几句话,“是蓉哥儿媳妇的兄弟,只看他姐姐就知道这人肯定不是那等子上不了台面的人。现在虽说还不显,但是我看那孩子很好,日后必然是有大出息的。宝兄弟能和这样的人一起读书,日后必定也有助益。”又说:“蓉哥儿媳妇说了,赶明儿还要让她兄弟过来给老祖宗请安呢,也是让老祖宗看看她兄弟的人品,也好放心让宝兄弟交这么个朋友。”
贾母听说秦家人这样看重自己,心里就先高兴了几分。又看孙子的决心,想了想,也觉得宝玉这样每天在家里荒废着不像个样子,他老子又管得严,这样下去父子两个之间的关系就越发疏远了。
虽说在贾母心中,最好的还是寻访一位很有本事的业师,请到家里来专门教导宝玉——就算再顺带着教导秦钟,也未尝不可。但是好先生难求,即便荣国府求贤若渴,一时也寻不到合心意的人选,只有先将就着去家学了。
“那也好,若真是个好孩子,就让他和宝玉一道读书也可。只是多派几个人跟着,可别让宝玉在家塾里受了委屈。”
“这是自然!”凤姐连忙接话,“这家塾都是咱们家支撑着办起来的,又哪能让咱们家的孩子受了委屈呢。”
贾母这一关就这样过了,宝玉辞了贾母出来,又带着柳五儿走过穿廊,沿着夹道和回廊进了王夫人的院子。
贾政今日却不曾在这边安置,宝玉进屋请安的时候,王夫人正坐在小炕桌前挑拣佛豆呢。见宝玉过来,忙招手让他坐到自己身边,“我的儿,怎么这么晚了还过来?”
宝玉先孺慕地问了几句王夫人日常起居上的事,才道:“今儿在东府那边,交了一位朋友,我想着,一直在家里荒废着学业也不是个办法,就和那位朋友说好了,年后一道去家塾里上学呢。先读着以前的文章,等请了新的业师来,再学后面的。”
一听儿子主动提出要去家学上学,王夫人脸上先是一喜,又板着脸细细追问,“新交了哪家的朋友?”
“是蓉哥儿媳妇的兄弟,姓秦,人品行事都极好的。”
王夫人这才放下心来,缓着脸色点头,“原来是那家的孩子,我原就听说他是个好的,只是先前在家里也上学呢。”
“听说他的业师去年病故了,还没寻到新的,因此我就想着不如来咱们家的家塾里,一起上学,也有个伴。”
“你若愿意,我自然也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就算是你老子那里,也只盼着你好,能好好读书。”宝玉一听这话,就知道自己所求之事已经有了八、九分准了,却也不敢立即露出狂喜的神色来,生怕招来了那仅剩的一分变故。
只听王夫人又道:“可是你也记住,到了家塾要用心读书,可不能淘气。若是家塾的先生过来告状,你老子那里可不会轻饶了你。”
宝玉缩了缩脖子,又猴在王夫人身上,“好太太,我自然是去用心读书的。发奋起来,日后也考出功名来,不让您失望。”
因为有“和秦钟一起上学”的盼望在,宝玉也不说什么“禄鬼”这样的话了,好似恨不得自己明天就要下场科举,金榜题名也是手到擒来一般。直把王夫人哄得眉开眼笑,这才起身辞出,带着柳五儿出了王夫人的屋子。
作者有话要说:
宝玉上个月,感觉比我小时候第一次上幼儿园还困难……
第66章 袭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