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唯我煌煌大唐_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462)

  曹峦道:“没错,那是欧罗巴特有的绵羊,这种羊,肉质不好,特别不好吃,还腥!但是,它出的羊毛特别好!就是收购的价钱,也比别的羊毛要高出三成的价钱。亲爱的阿古拉兄弟,你救过我的命,所以,我们家托人从欧罗巴买绵羊的时候,我让人六了六只出来。若论养羊,谁都比不上你们蒙古人。”

  琪琪格反应极快,立刻给儿子一个眼神,让儿子出去盯着,别让部落里的女人,把客人带来的羊给宰了。

  阿古拉不是笨蛋,他道:“你们为什么不给漠南那些王爷?”

  他们的部落里也多的是养羊的好手。哪里需要曹峦巴巴地千里迢迢把羊送到这漠南跟漠北交接的地方。

  “没有办法,阿古拉兄弟,这不,漠南那些王爷不都是忠于满人的吗?而且他们还跟唐人打了好几仗,很多部落,如今都是整个部落整个部落的男人被人家杀死。他们跟唐人都结了死仇了!如果跟他们做着羊毛买卖……不是我说,是他们能放下仇恨呢?还是唐人能相信他们会放下仇恨?所以,我也只能走远一点。”

  思勤道:“我想,你们曹家也养了很多羊。”

  曹峦道:“没养多少。唐人也不许我们放,怕没人种地。”

  这个倒是好理解,毕竟,汉人是吃米饭大的。

  思勤道:“阿古拉兄弟,若是这,这羊毛这么好,我们多个进项,也高兴。可是,今年的年成不好,日前我们还遭遇了狼,咬死了很多牛羊……”

  曹峦道:“这容易。我亲爱的朋友,这次我带了很多红薯粉干来,这东西顶饿!就怕你们吃不惯。”

  “阿古拉兄弟,看你说的,顶饿才是第一要紧啊。”

  寒冬眼看着就要降临,部落肯定养不了那么多的牛羊,必须要杀掉一批。用自己养不了的牛羊马匹跟汉人换些放得住、顶饿,数量却多得多的粮食存着,这才是部落延续的重要契机。

  曹峦要的就是这句话。

  不就是教导这些大漠深处的蒙古人吃红薯粉干嘛,这活计,曹峦熟!这一路上,他已经做得极熟了。

  第246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很多话,老祖宗们几千年前就已经说透了。

  曹峦不是唯一一个往大漠草原深处推广绵羊的商队首领,而驱使他走这么远,把绵羊带到这么远,也无非是因为利益两个字而已。

  连大漠深处的阿古拉部落都受到了影响,更何况是羊毛等相关产业链的中心的晋中。

  曹家不是唯一往大漠深处推广绵羊的晋商家族。如果说当初曹家跟李嫣的宣徽府接触,六大晋商家族里面还有人观望的话,那么,一年后,几乎每一个晋商家族都想在羊毛生意里面分一杯羹。

  无他,羊毛的利润实在是太丰厚了,丰厚到了令人疯狂的地步。而疯狂的羊毛给晋中带来的变化也是极其巨大的,这一点,晋中的每一个百姓都感受到了,其中老人体会最深。

  亢家的老亢头便是其中之一。

  这个老头儿,如今的口头禅就是“罪孽啊罪孽。”

  老亢头是过过苦日子的,他很清楚饥饿是什么滋味儿的。可是这世道变化得太快,让他有些接受不能。这不,这天,他穿着短打,骑着他那只小毛驴儿,颠颠地走在临汾的黄土路上。

  以前在满人的统治之下,他穿着杂绸的满式长袍、马褂骑在他的老伙计,那只毛驴儿的背上的时候,他一点都不觉得不好意思。因为那个时候,北京城里,那些满人的少奶奶们回娘家,也是骑在毛驴儿上。

  可是如今呢?

  唐人,唐式袍服,高头大马,不知道为什么,老亢头就觉得自己不适合这样的装扮,一来,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气质不大适合,唐人穿那峨冠博带,面如冠玉,英姿勃发,气宇轩扬,怎么看怎么好看,可是老亢头觉得自己穿着那样的峨冠博带,就好像猴子一样,沐猴而冠,太不像话了。二来,他是舍不得他的老伙计,他那只毛驴儿。这只毛驴打爷爷那辈就跟着他,如今都第五代了。老亢头觉得,如今外面拉羊毛都用不上毛驴儿了,难道舍得让自己老伙计的子孙进了屠宰场、祭了五脏庙?

  亢家不是没有钱,从明代末年,亢家就是山西首富了。老亢头只是舍不得自己的毛驴儿,因此,每天都会穿着细布的短打骑在他那只毛驴儿的背上,腰里别着他的旱烟袋,在临汾乡间的小路上溜达一圈儿。